廉颇知道平原君话中的本意,想要激将自己早日出战结束战争,不满的说道:“我军粮食紧张,但秦军远道而来,粮食更紧张。上个月秦军在对面山上乏马岭也开始建立粮仓,储备过冬。我一看那种建法,明显不合常理,肯定也是假的。”
平原君不高兴的说道:“将军不知,秦国毕竟地大物博,关中本来就是产粮地区,加上巴蜀地区的粮食不断从丹河运过来,总体上还是强过赵国的。”
赵括在一边也补充说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此以往秦国和赵国必定两败俱伤,就是打败了强秦,也只能是会给魏、楚、韩等国创造机会。”
廉颇见到毛头小子赵括竟然硬搬兵书上的条例来说自己,立刻脾气就上来了,气呼呼的说道:“秦军本次出动的全部都是蓝田大营精锐,善于山地作战,而今防守坚固,绝对不易攻克。我军现在将三四十万秦军主力耗在这里,秦国国内必定空虚,大王应当迅速联合魏楚,只要有十几二十万精兵从南部进攻秦国,直捣咸阳,秦国必定大乱,到时候我们前后夹击,必能大获全胜。”
“将军不知,现在魏楚等国皆畏惧秦国,不敢出兵相助。如果赵国能够发动几次有成效的进攻,打败秦军,倒是可以让别的国家看到希望,敢于和赵国联合起来。”虞卿也随着平原君敲打廉颇。
廉颇听了,依然毫不妥协的说道:“别国指靠不上,那么可以调动北边的骑兵,从北上党进攻秦国,还能从侧面打乱秦军。”
平原君见到廉颇语气生硬,反复找理由拒绝出战,不禁有些动怒了:“现在北边林胡和匈奴时刻准备大兵犯境,擅自调动北方边防军,不仅是晋阳,连同邯郸城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赵括又说道:“将军既然想好了正面据险不出,与其坐等秦军后勤补给自乱,为何不派出小股的精锐骑兵不断骚扰其后勤补给线,不求战果只求拖垮敌人。兵法说,正兵以对,奇兵制胜。光打消耗战,战术未免过于单一。”
廉颇被几人连连发问,已是心情暴躁,亟待发火,见到赵括如此说话,立刻暴躁起来:“竖子知道什么,秦军几十万大军盘根错节扎立在丹河以西,壕沟、木栅到处都是,防备森严。大股骑兵容易暴露目标,陷于险地,小股骑兵又发挥不出作用。战场情况极为复杂多变,可不是念叨几句兵法,凭空想象出来的。”
“怎么不行!”赵括被廉颇回呛几句,也有些急躁了:“给我一万骑兵,赵括愿意亲自带领着沿丹河南下,突袭秦军南长城防线,打乱丹河运粮通道。现在秦军粮草主要由巴蜀顺丹江运到长平,我军只要频繁积极的出动,就能打破秦军的补给线。”
“好,马上就行,我这就下令从前锋营调一个骑兵万人队,由将军指派,我们就看看你如何突袭。”廉颇激动地说起话来胡子也随着一翘一翘的,不给赵括一点回旋的余地。
平原君见到二人冲撞起来了,互不相让,驳斥道:“军国大事,讫同赌博儿戏,二位将军都在军中担任要职,如此言语草率,过于失态了,叫众人耻笑。”
赵括连忙上前跪了下来:“相国见谅,虽然赵括在言语上有些过激,但是依然坚持我的想法,亲自袭击秦军。目前已经到了冬季,两军久未出战,我军突然袭扰,不仅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还能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廉颇老谋深算,本来对秦军作战一直心中无底,现在见赵括勇于出战,心想,不防借机让他试一试,如果失败了,刚好可以杀杀锐气,给自己挽回一些颜面,如果胜利了,打乱了秦军的南长城防线,倒也解开了目前这个死局。于是说道:“相国,我看赵将军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就给赵将军一次机会,我刚好也可以观摩领教一下。”
“也好。”平原君见到二人都如此坚持,刚好也想亲自领略一下秦赵两军的战斗力,长长自己的威风,特地嘱咐赵括:“赵将军,此战是突袭战,小心出击,达到目的就行了,如果遇到秦军顽抗就立刻撤回来。”
“好,那我再问廉颇将军借上一个熟悉南长城防线地形的人,好指引带路。”
话音刚落,冯亭身边的一名年轻军官突然站了出来,说道:“禀报将军,属下是上党郡府都尉李焘,我驻防过南部山区,极为熟悉南长城一带地形,自愿为将军带路。”
原来这李焘一直侍奉在冯亭左右,清清楚楚的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做为一个青年军官,他对于廉颇畏惧出战的做法也有意见,比较佩服赵括的勇气和胆识。现在看到赵括突然发问,立刻就按耐不住自我请战了。
“好,那就有劳李都尉了。”赵括见到身边就有青年军官支持自己,又惊又喜,不待冯亭回应,立刻同意了。
廉颇也是一个急性子,马上就接着话:“相国,请随我等这就下山到长平大营中,我给赵将军调派兵马,随时就可以出兵。”
廉颇知道赵括久在军中做为参谋,熟悉赵军的兵性战况,也不敢马虎草率,给赵括调派的前锋营是赵军中的精锐进攻部队,带兵是副将昭通,全部都是轻骑兵,共一万人。每人配弯刀一把,长矛一支,弓箭三十支,一般作战时每人携带三天的口粮,主要就是执行突袭进攻任务的。
赵括将前锋营分为左右中三队,左右两队各三千人同时进攻南长城两处壁垒,中军四千人根据情况随时接应。
在赵括编队之时,李焘已经描绘出了南长城防线的地形图及秦军大致布防情况,拿与赵括参看。赵括大喜过望,不想上党军中竟有如此精心缜密的将官,几个人一起定夺了大体进攻路线。
李焘回到北山上党郡郡府时,已经到了戌时,天早已经全都黑了。李焘首先想着冯亭或许还没有入睡,该去给简要报告一下,看看他还有没有什么嘱托。
远远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张望着,却不正是碧昔么。这碧昔下午听冯亭说李焘已经勇敢自荐,明天要随赵括去突袭秦军,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焦急的等待着李焘。现在见到李焘,还未言语,眼圈就已经红了:“李焘,明日里你果真就要出战吗?”李焘说道:“不要紧的,身为军人,关键时候就要敢于陷阵杀敌。”“我知道的,就是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你的伤才好不久。”二人边说边往屋里走。
冯亭也在等着李焘,听到二人的说话声,就从后厅走了出来,说道:“李焘,回来了!”李焘连忙拱手说道:“大人,我们已经安排妥当,准备明天卯时出击!”
冯亭赞叹道:“没想到今天你能够突然站出来,主动为赵将军带路,让赵国的大臣们都看看我们韩国的将士也是有胆识有血性的。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你,你是就我们上党的猛虎!”李焘从来没有被冯亭这样高格的夸奖过,一时激动不已:“我没什么,大人,就是被赵将军一腔热血给感染了,况且我也早就在心里攒了一堆怨气,想要给秦军发泄一下。”
“也是,相对于廉颇将军的沉稳保守,赵括将军年轻胆大,富有冲劲。这次果敢出击,扰乱秦军粮道,打乱其后勤线路,正是我们早都希望看到的。我已经让何跃将上党郡府的一千两百名重装骑兵都准备好了,你明天也带上吧,数量虽少,但是都熟悉太行山路,也是自己的韩士,你不但便于指挥,而且关键时候还能确保你的安全。”
李焘没有想到冯亭竟然如此关重自己,立刻跪拜在地,“多谢大人,李焘感恩不尽,明日里必当尽力血战!”
“好了,我先进去了。”冯亭对碧昔说道:“明日李焘还要早早出战,你也让他早点回去休息吧!”
看着冯亭进屋,碧昔从内衣衬里掏出一块碧玉来,给李焘戴在脖子上,轻轻抚摸着说道:“这是儿时起祖母就给我戴的,上面刻有平安符,现在你带上它,无论你在何处,我都一直陪着你,等着你回来。”“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李焘紧紧的握住碧昔的双手,满眼神情的看着碧昔,忽闪摇曳的烛光将两个人的身影映在白色的墙壁上,融为一体。
清晨全部骑兵用过早饭,在卯时静悄悄集合完毕。赵括在朦胧的晨曦之中骑马奔驰在队伍前列,左边是李焘,右边是昭通和何跃。
赵括大声说道:“秦军屡次犯我赵境,掳我百姓。而今又侵略上党,我三晋子弟皆为血性男儿,必将给秦军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踏平秦军,扬我国威。”
赵括的一番话调动起了大家的情绪,所有的士兵顿时态度激昂,大声呼喊:“踏平秦军,扬我国威。”
赵括昨日里已经具体给几路赵军将领都安排了进攻部署,现在一声令下:“众将听令!”“在!”“注意保持队形,接近秦军营寨前切勿喧哗。左军随我在前,右军跟上,中军压阵,出发!”
一时间,一万余名精锐铁骑如一股铁甲洪流一般,静悄悄出了长平大营,沿着丹河向秦军南长城防线杀将过去。
驻守南长城防线的是秦将王离。攻下光狼城之后,赵军南长城防线就立刻处于秦军南北夹击的境地,廉颇及时毁坏防线并撤离了守军,将军队全部收缩在了南山以南的防线里。
秦军之后修复了南长城防线,而王离的主要任务是监督保证丹河的运粮船能够顺利穿过河谷抵达空仓岭。由于南长城防线后面还有河内郡支撑保障,王龁和王离都从没有想到赵军会贸然进攻南长城防线。
辰时出头的时候,秦军的前哨突然发现了赵军的大队骑兵,立刻吹响了牛角,并鸣金报警。整个大营里的士兵们开始迅速集结,将领们指挥着到各处防守,尤其将弓弩手先赶到营寨高墙上。由于赵军轻骑兵到来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全部在河谷散开成扇状一样开始进攻,虽然前锋很多骑兵被射倒,但是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同时开始放箭还击。进攻面过大,秦军仓促之间未能全部散开防御,很快丹河东面的营寨就被突破了。
那个时代还没有马镫,骑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技术活,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进攻成功的骑兵只能在营寨里来回冲击着秦国的步兵和弓弩手。
赵括看到初步进攻目标已经实现,迅速命令左右两军分别向最近的两处南长城防御工事进攻。南长城本来是赵军建立防御南面径城方向的秦军的,所以修建时基本都考虑南险北缓,尤其有两处关隘更为突出,北面几乎无险可守。李焘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迅速指引两路赵军展开进攻。
关隘下,赵军骑兵纷纷下马,用盾牌挡着关上秦军的飞箭,开始爬坡进攻。王离在关上飞舞着长剑,拼命指挥指挥秦军抵抗,由于一时间无法预计赵军具体的进攻人数和进攻虚实,王离迅速派兵报告后方径城的守将及武安君白起,一旦赵军突破防线,就准备增兵支援。
赵括率领中路赵军,一面迅速派两千名骑兵组成防御战线,驱逐营寨的残余秦军,其余一千名骑兵开始抢运丹河岸上的粮食。赵括敏锐的观察防线进攻效果,看到西面防线已经动摇,就迅速带领一千名骑兵加紧攻了上去。
不一会儿就突破了西面的一处长城防线,秦国兵士们和都尉全部战死。这时,赵军的长平大营和秦军的光狼城也全部随着南长城战势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