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昭襄王巧用郑朱,诸侯国拒绝援赵

郑朱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隐隐约约记得一些片段。现在只觉得头疼的厉害,胃里还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的不想说话,有气无力的敲了敲床榻,外面的侍从听见了赶紧进来服侍。

简单的擦洗了脸,换了衣服,郑朱强忍着用了一点米粥,心里正在琢磨着休息上一天再找应侯范雎,赶紧安排和昭襄王正式商谈议和之事。突然,副使南邺进来通报:“大人,栾凤彦大人来了,还带了很多兵士。”

“是吗?”栾凤彦带兵士来做什么,莫非是要赶我们走?不会啊。或者保护我们?没有必要啊!郑朱彻底糊涂了,说快快有请,一面加紧更衣,一面心里思索嘀咕着。

衣服才换了一半,栾凤彦就已经直接闯进来了,身后还有一名秦国都尉模样的军官。

“墨同,酒醒过来了?”栾凤彦亲切的呼唤着郑朱的字名,上前帮着郑朱把衣物整理好了。“看不出,你还真有酒量啊,昨天宴席上很多人都惊住了,你毕竟是赵国的重臣,名不虚传。”

“哪里有酒量,怎么回来的我都不知道,现在胃里还难受至极。你们几个昨天也不帮帮我,我一个人怎么能够应付得了那么多人?”

“哈哈。”栾凤彦笑了起来,“你是我们大王的贵客,大王要好好招待你,他们怎么敢坏了大王的兴致呢?”“对了,昨天我喝多了没有失态,没有说什么让秦王不高兴的话吧。”郑朱有些不好意思的把栾凤彦拉到角落里,悄悄问道。

“哪里有啊,昨天大王也很尽兴,对了。”栾凤彦转身介绍身后的那位秦官,“这是咸阳郡府底下千人李犒。”那位军官拱手行礼:“郑朱大人,有礼了。”千人乃是秦制里的中级军官,管辖一千名军士。

“应侯想你住在客栈里,条件简陋,并且这里人员嘈杂,善恶难辨,担心影响了我们的大事。特地在咸阳城里安排了一处优雅,僻静之处,安排我俩前来有请你们,将整个使团队伍都带过去,还有李犒带人护卫,我们相互沟通也较为便利。”

“好的,单凭应侯安排了,应侯考虑的真是全面。”,见到受此待遇,郑朱当然是喜上心头。“既然如此,那你就赶紧让人收拾行装,我们在外面等候,马上过去,免的应侯知道了又责怪我们办事拖拉。”

这边郑朱正在安排收拾行装,南邺却悄悄走了过来,“大人,秦国人突然安排我们转移住处,还派兵看护。我怎么觉得似有隐情,大人最好还是落实清楚再做决议。”

“能有什么隐情?”郑朱听到之后,顿时生气了,“秦王和应侯这次给我这般礼遇,你又不是没看到,况且栾凤彦是我妻子的族弟,多年的至交,他也会害我不成?”说着,郑朱愈加恼怒起来:“你们这些人,遇事就是喜欢往复杂里想,大王就是被你们这样的想法都给耽误了。这次出来要牢记我们的使命,把心思用在正道上。”

南邺好心过来提醒,不料却被郑朱一通训斥,气愤的也不予搭理,转身离去。走到院子里,看着四处晃动的秦国士兵,大门已经被看守住了,轻易是离不开了。所幸早上南邺安排一名仆从去给自己抓药,只能寄希望于这名仆从了。

这边使团车队都收拾整理完毕,在秦军士兵的护送下准备出发。驿馆四周围观了许多秦国百姓,大家都议论纷纷,赵王的使者受到了秦王的热情接待,秦国和赵国准备媾和了,秦国士兵护送使者到别处居住,就是为了方便谈判。

南邺骑在马上,紧张的向人群张望,果然看到了买药回来,挤在人群中准备进来的仆从,赶紧用眼睛示意仆人情况有变,躲藏起来。那仆从倒也机灵,马上看懂了南邺的意图,悄悄的挤在人群中观望。

就这样,郑朱的一行二十余人由栾凤彦和李犒带着军士监管着,进到了咸阳城里的一处偏僻的小院里。看着大家都进了院子,卸下了行装,栾凤彦笑眯眯的对郑朱说道:“怎么样?环境还满意吧。”“哪里还将就那么多?有住处歇脚处就可以了。”

栾凤彦转身对李犒嘱咐道:“你们要严加防护,保护好特使的安全。没有应侯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回头对惊呆了的郑朱说道:“兄弟,你就先收拾收拾住下吧,吃穿用度我自会安排,不会委屈你们的。”说完就要告辞离去。

郑朱急忙拉住栾凤彦衣袖,吃惊的说道:“没有应侯之命,不得出入?这分明是把我们扣押起来了么?这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栾凤彦拨开郑朱的手,说道:“你想多了,应侯这番安排是为了保护你等的安危,你就不要多想了,服从应侯安排,不要给自己添乱了。”看到郑朱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于心不忍,又宽慰道:“放心,有我在,你等的人身安全没有问题,也不会亏待了你的。完了我会安排家人再给你送些衣被,洗漱物品来。”

郑朱带着哀求的哭腔说道:“栾大人,可否带我去见应侯,去见秦王,我身为赵国使者,还有要事商议。”栾凤彦道:“知道了,我回去马上禀报应侯,他自会安排。”说完逃也似的离去了。郑朱还想追出去,却被秦军武士挡在门内。

就这样,昨天还神气活现的郑朱现在莫名其妙的就被秦国扣押在了咸阳。郑朱这才明白过来,秦国利用自己玩了一场游戏,回头想到秦王阴冷的微笑,范雎眯成一条线的双眼,郑朱不由得一阵发冷,眼前两眼一黑,差点晕厥在地。

与此同时,郑朱奉赵王之命到秦国议和,在咸阳广交大臣,昭襄王设宴隆重的接待郑朱,这些消息在范雎明里暗地的运作之下,早已经传遍了咸阳的各个角落,成为近期百姓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自然也迅速传到了其他诸侯各国。

果其不然,秦赵暗中议和的消息在其他诸侯国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东方各国均痛恨秦国,但又畏惧秦国。赵国和秦国展开大战,赵孝成王给各国都派了使者求援。各国既想借这个机会利用赵国,重新合纵,联合击败秦国以后可以分得利益,但又担心打不过秦国,得罪秦国以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一时难以痛下决心,都在观望犹豫之中。也有个别急于复仇之国,例如魏国,都已经做好出兵计划了。

现在突然得知赵国竟然又暗地里派使者去议和,各国都庆幸自己没有早早答应帮助赵国,否则没有捞到半点好处,还白白得罪了秦国,上了赵国的当。愤怒之余,各国都认为赵国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毫无抗秦诚心。

分散在各国的斥候们不断把情况反馈回咸阳,范雎觉得时机已经到了。范雎决定首先把秦国相邻的楚国和魏国作为伐交的重中之重,使出浑身解数确保南线平安,开始了相应的举措。

这边外交攻伐紧张的展开过来,虽然没有半点血腥,却也是步步紧凑,扣人心弦,但是上党战场却出现了许久的平静。

王龁虽然名气远逊于白起,但是毕竟也是秦军良将,巡查长平山区的地形局势之后,王龁迅速制定了防御体系。尽管在表面上还是处于突击态势,但是目前局势,既要防备正面廉颇的赵军部队,还要防备赵国派北部的骑兵部队从晋阳南下,攻击端氏城,包抄秦军退路。而况还要守住南长城防线,便于粮草从河内郡沿丹河水路运抵长平秦军前线。依次而行,陆续设置了沁河、乏马岭、丹河西沿山垒壁等三道防线。

第一道,丹河西线及南长城防线

这道防线也是依托丹河的险要而建,筑土为墙,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秦军营帐,以光狼城为指挥中心,派司马梗守丹河,桓龁守南长城,部署军队十五万人。

第二道,乏马岭防线

修复东西二彰城,以高平关为指挥中心,派王陵守高平关及乏马岭,郑安平守东西二彰城及沿线山谷,部署军队五万人。

第三道,沁河防线

以端氏城为中心的沁河防线,既有河床谷道便于大部队运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资人马饮用。王龁把这里做为自己的幕府所在地,命蒙骜领军沿河陆续分布驻扎了六万军队。

一时间,丹河两岸旌旗飘扬,营寨密布。秦赵两国大约六十余万大军对峙长平,争夺上党。

时间飞转,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到了初冬季节。鹅毛大雪飘落了下来,丹河两岸全部已经全部被银装素裹。楚国国都寿春却没有受到初冬的侵袭,依然是一派金黄色的深秋景象。

在寿春的主街道上,坐落着庄严的令尹春申君黄歇府邸,这是楚王熊完赏赐给黄歇的。外面青砖红墙,枣木大门,显得高大气派,里面精雕细琢,格外典雅幽静,独见熊完对黄歇的喜爱和重视。

这一日,春申君在朝中处理完事务,回到府上,就有侍从来报,说有秦国客人来拜访,先派仆人送来了名帖,说完递了上来。春申君一看,上面只写着几个字“咸阳,郑安平拜竭”。原来是他,春申君嘿嘿一乐,吩咐家人转告那位仆人,让他的主人现在就可以来见他。

那侍从早已经收了仆人的钱币,见春申君答应见他主人,赶紧就高兴地传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