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全力相争上党,这可是近年来的大举措,谁胜谁负就直接关系到战国局势的走向问题,那些靠嘴皮子吃饭的策士们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知道秦军出动大军之后,天下有名的策士全部都聚集在赵国邯郸附近讨论合纵联盟,想要联合六国一起抗拒强秦。
消息传到咸阳,昭襄王皱紧了眉头,在他的眼里,赵国并不可畏,但是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就不是秦国可以应付得了的了。范雎自然明白昭襄王的担心,说道:“大王不必担心,臣可以使他们所谓的合纵之盟约土崩瓦解。”昭襄王十分信赖范雎,知道他必定会有良策。
“大王,天下的策士并不是真正的对秦国有冤仇,他们出谋划策谋划攻打秦国,都是想借此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就像大王的狗一样,现在睡着的都好好睡着,站着的都好好站着,走着的都好好走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争斗。可是只要在他们之间扔下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刻跑过来,龇牙咧嘴露出一副凶残相,乱咬乱叫,这时因为所有的狗都起了争夺的意念。现在我们用黄金赠与策士,他们急于争夺,安于享乐,谁还会真正的在乎联合攻打秦国的事情呢。”
也许是范雎的比喻太过恰当了,昭襄王竟然呵呵大笑起来:“好一个众狗夺食,说的有道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好,应侯,孤早已下诏,府库之中的钱财随你支付启用,你就马上安排吧,别让这些策士们一天到处瞎嚷嚷!”
此时恰巧魏国的老相国唐雎闲居咸阳,唐雎在魏国多年为相,又游历各国多年,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很容易引见结交赵国的贵族大臣们。范雎说服了唐雎出面。
唐雎用车载着美女和乐队,拿着五千金,在赵国邯郸近处的武安大摆筵席,对外宣称:“邯郸的人,谁有足够的计谋能够来拿走黄金呢?”首谋攻秦的几个策士忙于策划、宣传,自然不相信也没时间来理会此事,但是有几个周围附和的策士听到消息,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思跑来。听唐雎上了一堂政治讲学,最后果然每人都得到了五十金,一个个乐开了怀,一下子对唐雎言听计从,对秦国关系亲密了,七天时间五千金就赠完了。
范雎在咸阳听到消息之后,感觉有了效果,立刻又给唐雎送去五千金,传话说道:“您现在是给秦国在外交方面建功,我不管黄金花了多少,给了什么人,只要你把黄金都送出去就算功德圆满。现在再给你五千金,还有赵国的权贵大臣们你也要设法接近。”
唐雎于是再度悬赏赠金,还没有送出去三千金,参与合纵的天下谋士们就纷纷在唐雎面前表现,互相争夺了起来,没有人再去关心合纵的事情了。毕竟和现成的金子相比,那件事太遥远,太不可及了。
唐雎整日饮酒作乐,结交赵国的贵族和大臣,赠与贵重的礼品,大家都感激不尽。
这一日,唐雎又宴请赵国的楼昌等大臣,正在喝酒尽兴的时候唐雎忽然长叹一口气,楼昌不解的问道:“现在景色美好,良酒可口,老先生却为何突然长叹。”
唐雎说道:“我从咸阳出发的时候,我的好友范雎曾经私下里给我说过,秦国本无意和赵国为敌,都是韩国人从中作梗。秦王出兵上党郡也是迫于国内的压力,真正内心中还是想和赵国和解。现在我在这里寻欢作乐,但是范雎却还在担忧和赵国的关系,我竟然帮不上一点忙,突然想到了就随即感慨了一下。”
“这有何难?”楼昌这些日子得到唐雎的好处最多,知道自己欠了唐雎的人情。现在唐雎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自己刚好又是孝成王的宠臣,只要在孝成王面前找机会说上几句,就白白还了这个大人情,何乐而不为?于是楼昌对唐雎说道:“先生放心,我经常面见赵王,有机会我一定劝说赵王同秦国和解,替先生了了这桩心事。”
“好,这样秦赵两国的士兵也就不用打仗流血了,百姓也安宁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啊!”
“对啊!就像现在这样,天下太平安康,没事就饮酒作乐多好。”楼昌说完就一下子搂过陪酒的女子,酒楼上传来嘻嘻哈哈的哄笑声。
从高平关旗号上秦军已经知道赵军接过了防守,因为是对赵军的第一战,又面临的是险峻难攻的高平关,王龁亲自带领蒙骜、桓龁、司马梗等众位将领到关前侦查情况。
雄关易守难攻,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而且上面还有赵军的游击部队,怎么进攻呢?众将纷纷献策,有建议夜间偷袭的,有建议派军队轮流强攻的,更有建议挖地道进关的,但是敏锐的王龁却有了自己的主意。从关前回来后,王龁悄悄交与蒙骜去做准备了。
三天后一个漆黑的夜晚,天空中没有一丝月色,伸手不见五指。到了午夜子时时分,蒙骜带领秦军悄悄的将数百余辆抛车推到高平关外。距关上还有五百来步的时候,被关外潜伏的赵国巡逻兵发现,顿时,四处鸣金响锣,惊动了关上的赵军。
“秦军来了!”“快起来守城,秦军攻关了!”“集合部队。”随着各种呼号声,关上的赵军迅速集结起来,弓箭手也都准备好了,滚木礌石,在城头严阵以待,准备狠狠地打击攻城秦兵。城头上几个大锅都烧好了热油,点亮了火把,照亮整个城墙。
但是秦军阵中竟然只有星星点火,整支部队都几乎处于黑暗之中,不见一丝动静。忽然,黑暗中传来一名秦军将领的发号声:“抛射手全部准备,放!”话音刚落,黑暗中隐隐约约的数百辆抛车纷纷开始向高平关上抛射,城头的火炬给抛射车指引了方向和距离。
但是这次秦军抛射的却不是石砲,而是成捆扎结牢固的木条、稻草。有些打在城墙上落在城下,有些打在城头上,更多的穿过城墙打在关内的峡谷地面上,落地之后木条稻草全部散落开来。城头的赵军士们纷纷躲避,一名军尉十分好奇,拾起来了一个木条,却闻到了隆隆的焦油味,他立刻明白秦军将要干什么,瞬间白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