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红锦篇之谈判

薛祺起身,眼神坚定且决绝,对着旁边的闽越使臣行了一礼:“(闽越语)使臣大人,先前在下被任命成为译者,仅为陛下和使臣大人做言语纽带,如今我朝陛下已重新任命在下为苍梧使臣与贵邦谈判。”

“(闽越语)如此甚好,那关于本使刚才所求之事,陛下意下如何?”帕顿神情缓了缓,既然可谈,便是有机会。

“(闽越语)不知大人想出多少价来易我朝耕土呢?”

看来有戏,帕勒心中一喜“(闽越语)请贵邦开价,我们慢慢谈。”

“(闽越语)使臣大人别急,我们先说说耕地。”薛祺语气舒缓,不换不忙。

“(闽越语)苍梧边境县城平均拥有耕地五千亩,丰年每亩产量约十石,每年的产粮养活全县百姓还有余粮,大人若是想易地,不妨先从粮产开始算,大人您打算用多少银钱换取这之后年年岁岁的粮产?”

帕勒嘴角勾起一笑,这薛祺还是太年轻了,这种议价路数在闽越可是被列入商院教本的,随便拉个稍微能说道一些的商贩都能应对。

“(闽越语)大人说笑了,我们闽越流传一个故事,故事主角卖母鸡的时候,说母鸡生蛋,蛋能孵出小鸡,如此循环往复,竟把一只母鸡说成了天价,可实际上又有谁会花天价买一只随处可见的母鸡呢?故事虽滑稽,但道理却清明,谈价应当遵照历史成交价格,而不是如此计算吧。”

“(闽越语)大人所说故事忽略了一点,若卖鸡之人养鸡是为了孵蛋,那母鸡的价格确实应当如此计算,这是母鸡对于养鸡人的价值。”薛祺不慌不忙道:“(闽越语)而边境郡县对于苍梧而言亦是如此,并非为了交易,而是为了养活我苍梧万民,且大人说土地应当按照历史交易价格计算,可却也不见有哪国愿意将土地易与贵国。”

薛祺暗忖,若是有小国愿意易地给闽越,帕顿也不会千里迢迢来苍梧,此法舍近求远浪费时间,不像是精明商人的作风。

“(闽越语)这。。。。。。”帕顿有些为难,皱了皱眉,薛祺句句在理,他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话。

薛祺见帕顿为难接着问道:“(闽越语)使臣大人一路风尘仆仆,可有见到各郡县守兵?”

帕顿心中一紧,暗道不妙,抿唇不答。

薛祺见状,轻轻呼了一口气,继续言道:“(闽越语)我朝兵力强盛,除去四方六十万大军,各郡县皆有守军,且我朝良将辈出,治军有方,十几年前曾有夷狄来犯,被我朝将军打的落荒而逃,直至今日,只要在北部夷狄大营面前大喊两位将军的名字,就能让对方两股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