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凤鸣

凤鸣书院 月半而立 1680 字 2024-04-22

史载,赵逖见南奉朝局动荡、君臣失德,自知北伐难成,最终忧愤成疾,吐血而亡。

可杨素却知赵逖并非死于病榻。

因为,凤鸣书院还封存着一封绝笔信——

“吾师在上,学生泣血叩拜。

少年十五二十时,闻鸡而起尚嫌迟。

蒙时读史,见史载‘畜人为羊、以资军粮’,每每寒栗而不能自矜。及至故国焦土,亲见胡骑结群如蝗、呼啸而过,叩雄关如破柴门、杀楚人如屠鸡犬,方知何为‘国殇’。

学生少喜刀兵,仰名将流芳、千秋彪炳。今戎马半生,方知流芳之下,流血而已,奈何,奈何。

今年半百,不知兴衰,不知荣辱,不知骊楚。学生只知生吾者吾之父母,生吾父母者吾之列祖,生吾列祖者,吾之炎黄族!诸胡欲灭吾族,学生昼见枯骨、夜闻鬼哭,敢不提三尺剑,面北背南,以消万万野鬼之怨乎!

颠簸半生,宠辱诚如三春之水,波澜不惊。然忆骨肉胞民生不如死死不如生、老幼无别皆为豚犬,每念及此处,体血诚如三江之水倒悬,恨不能倾尽四海之兵,兴波作浪,荡覆燕然!

一生所轻唯霸王。知兵者死生存亡,唯谨唯慎,未敢逞匹夫之勇。今至此境,方知一叶江东好过,八百儿郎难回。如此,卷土重来又所为何?大丈夫俯仰世间,岂能苟且残年、老死病榻?

恨不能复我中原,残躯老马,留之何益!且看学生匹马单枪,摘三五狗头,黄泉路上,以血为酒,醉死酆都!”

杨素初见此信之时,便从师父口中得知了赵逖的结局:

千军万马之前,一将独自冲锋。

胡酋敬其悲壮,令部下不得放箭。

赵逖匹马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力尽,乱刀分其尸。头颅悬于营前,以壮军威;尸体弃于野,任野狗寒鸦分食。

——————————

赵逖之后,再无赵逖。

只有山脚青石两旁的碑林上,那一位位如点点寒星耀于青史之上的名字,诉说着千秋功过。

李轩辕、周鹜、冯乙、刘小满……他们或睥睨天下、或救民水火、或权势滔天、或称祖作宗。可在此处,他们仅仅是一位平凡学子罢了。

桃李成蹊,刻碑成林。而凤鸣范家,只是在深山中静静避世。

天下却仰其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