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那边吧

天还没亮,杨掌柜三人便先后回自家去了。回到客栈离开门营业还有一会儿,杨掌柜本打算上楼,刚走几步台阶又停下来了,直接坐下来,就在楼梯上思索该怎么同左孝文讲。昨天睡前他也想过,可实在熬不住,躺在床上没多久便睡着了,什么也没想到。

杨掌柜思来想去也没找到好的方式,也快开门了,便不去想它,顺其自然吧。这时楼上杨显荣从房间出来,就要下楼,看见老爹坐在楼梯那,赶忙躲起来。他还记得昨天老爹说的没有他发话,不准出房间半步。

杨掌柜早就听见他的脚步声了,十几岁的少年走路都是急匆匆地,走路声音很重。更何况这早上寂静无声,独他一人,听得无比清楚。杨掌柜叹了口气,说:“显荣啊,出来吧,坐下跟爹聊聊。”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置。

杨显荣不得已从楼梯后面出来,下到老爹那里坐下。也不答话,就瞪大眼睛看着杨掌柜。他心想,老爹这次又要训自己什么。

杨掌柜已经提不起半点火气来训他了,实在是身心俱疲。他说:“显荣啊,爹之前有没有跟你说过为啥叫你显荣啊?”

咋没有,刚懂事的时候就一天三遍的讲,后来长大了,杨显荣有了自己的想法,再也听不进去,开始了叛逆期,杨掌柜对他毫无办法,索性任他自生自灭,反正自己还有个客栈,再没出息也饿不死他。

杨显荣说:“您说,取名的时候是要我将来能够光宗耀祖,也就是有出息给祖宗显荣。”

“是啊,光宗耀祖。你刚出生,我就抱着你跟你妈说,瞧这小子长相,听听这小子哭的惊天动地的,将来一定有出息。我啊,就指望他给我光宗耀祖了。”杨掌柜的语气和神态仿佛回到了那天,他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也不理会杨显荣,自顾自的说起来。“你妈就问了,给他取啥名字啊?我说就叫显荣吧。你妈不愿意,可她向来都是听我的,也没再反对,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安生。我叫你显荣,你妈就叫你安生。可惜,你三岁那年,你妈回娘家,结果怎么就不长眼的碰上了打仗的。我还纳闷呢,回个娘家用得着两三个月不回来吗?你天天喊着妈妈呢?妈妈呢?你舅舅派人过来了,说你妈死了,死在了流弹上。发现的时候都几天了,路上远,还不太平,就地挖了坑,和其他人一块埋了。”

杨掌柜的泪水早就止不住了,他也不擦,完全陷入回忆了。杨显荣不搭话,他知道老爹是心里苦闷,趁这机会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发泄发泄,而且,有些事老爹也没告诉过他,他只知道娘是他三岁死的,怎么死的,杨掌柜从不告诉他。他抱着双腿,把头埋进去,用心地听着。

杨掌柜接着说:“你妈没读过书,连名字都不会写,可她看的透彻啊。天天打仗,天天打仗,再多的荣华富贵,还没等到你光宗耀祖呢,一把火给你烧个干净。安生,安稳地度过一生多好。出了你这档事我算明白了。你总是喊着要去找你舅舅,说他是当团长的,跟着他,穿着军装,挎着手枪,多威风,还没人敢欺负。你舅舅也想把你带过去,他总是觉得你娘的死,他有责任,心中有愧就想补在你身上。可我一直不同意。带兵打仗的,连你舅舅都不知道哪天就牺牲了,你还能活过你舅舅这样的老油条。他每次问我,让显荣跟我走吧。我就一句话,你能保证显荣不死在战场上吗?他就不说话了,可每次来,每次问。我就一直是这句话。”

又是杨显荣不知道的一件事,自从舅舅来过之后,他就忘不掉那样的场面,舅舅骑在高头大马上,威严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特别精练,腰间挎着手枪,周边簇拥着二十几个卫兵,一样骑着大马。舅舅下马后,就有人接过缰绳、马鞭,一众人跟在他身后。杨显荣看的十分眼热,也多次向父亲提出要去跟着舅舅,可父亲总说他太小了,他舅舅不愿意带上他,心在看来是父亲拒绝了舅舅的请求。

“我知道你一直都想跟着你舅舅,以前你跟我提了好几次。两年前,我跟他说,你就别再来了,偶然寄个信报个平安就好。他就真的没来了,信倒是一月一封,去年,日本人打进来了,你舅舅来了最后一封信,说要上战场了,这次不同以前,以前是自己人打,都有留手,无论胜败,保命要紧。这次是国战,有死无生,咱们的通信肯定是要中断了。等安稳了,就再写信寄来,若是迟迟无信,也别伤心,不一定就是战死沙场了,这仗,有时候一打就是半年,若是不小心受了重伤,在医院休养又是几个月,休养完毕又要上战场了。所以啊,两三年了无音讯很正常。”

战场上的凶险杨显荣也能猜出几分,更何况他也见过。日本人打到汝阳的时候,国民党的残军在城内汇合,据城而守。坚守不到半小时,便被破城而入,日本人追着残军不放,从城东杀到城西,老百姓躲在屋内不敢出来,却还有几个挨着了流弹送了命。枪声停了,日本人继续前往下一城,城内的老百姓躲在屋中等了一天才敢出来,街道上铺满了尸体,看到的人都吓瘫在地上,哭声响成一片。官面上的人死的没几个了,后来还是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强打精神,组织人把尸体都运到城外烧了。杨显荣当时也是十六的大小伙子,也加入了搬运尸体的队伍,回来之后就吐个不停。有的尸体都成碎片了,应该是被炸死的。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死人,也是第一次对战争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对自己想跟着舅舅参军入伍的想法也产生了动摇,他只是为了威风凛凛,不是命丧黄泉。

杨掌柜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带着一点沙哑。“汝阳被日本人占了,这信件往来就被监管了,你舅舅就算来信也收不到。若是他还活着,肯定是在那边,我就托了常爷打听,想着打听到了就去投奔他,在他那重新做生意,总比在日本人这安全些。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也不打算等了,这几天就让常爷安排一下,把你送过去,你到了那边,直接去你舅舅老家,如果他真的没死在战场上,在老家找到他的希望还是挺大的。”

杨显荣听着不对,就问:“那你呢,你不和我一起去?”

杨掌柜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能把你送走就谢天谢地了,你先过去,我把这边安排好再去找你,总要给你拖几天时间,不然走不了多远就被发现了。”

杨显荣可不是三岁小孩,老爹明显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说:“不行,咱们一定要一起走,你别想骗我,我走了,你不会再去找我。”

杨掌柜摸了下杨显荣的头,说:“你放心,你爹也怕死,我已经想好办法了。现在还没查到你,赶紧走人,我给你争取时间,我又没杀人,问到我我也不会露出破绽。倒是你还小,被人问到容易说漏嘴。一会儿你去把捡到的那把枪给我,逃命的时候就不要带这么扎眼的东西了。”

杨显荣说:“徐青他们三个怎么不逃,他们不逃,我也不逃。”

杨掌柜说:“他们和你不同,枪是你捡的,人是你杀的,他们就是在一边看着。要是被问到,他们很有可能这么说。你别这样看着我,他们不想这么说,但是一旦事情败露,他们的父母一定会逼着他们这样讲,尤其是徐三刀,一定会推得一干二净,还有可能落井下石。我这是未雨绸缪,再说了,你舅舅那边怎么也比在这日本人的统治下要安稳。还有千万要听我一句,找到你舅舅之后,千万别从军,别上战场,子弹不长眼啊。”

看到儿子还想说什么,不等他开口,杨掌柜便挥手让他上去,说:“行了,天亮了,该开门做生意了,你上去好好想想。我说的话,你千万别和别人说。收拾下东西,这几天我就请常爷把你送过去。”

杨显荣上楼了,杨掌柜把店门打开,准备迎客。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能不能说服左孝文,至少自己也为儿子准备了一条后路。一条有把握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