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朝的应对

汉之西 梅溪小童 1991 字 2024-04-22

蒯通不仅不慢地说出了他的计策:“本人不才,武信君已经派人来找我做他的顾问了,我现在要去会见他,如果我这样劝说他:‘您要战胜敌人才能取得土地,攻破城池然后才占领它,不仅代价很大,而且很危险。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战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送个信就能够平定千里土地,你要听吗’他一定会问:‘你的策略是什么’我就趁机回答说:‘范阳县令本应整顿他的军队,守卫城池,奋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贪婪而喜欢富贵,所以想向您投降。如果您不给首先向您投降的人恩惠,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首先投降却被杀,我们可千万不能投降。他们一定会据城坚守,您将难以攻取。我为您打算,不如用车子迎接范阳县令,让他在燕、赵一带驰骋炫耀。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先投降而获得富贵。他们一定会竞相投降,这就是我所说的送个信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

徐公一听,真是投降有门,富贵有望,连连拜谢,然后准备车马送蒯通前去见武臣。蒯通就用这些话劝说武臣,武臣一听同样大喜,然后就用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以侯印迎接徐公。正如蒯通所料,燕、赵一带听说了此事后,有三十多座城投降武臣。

游说之士,一是要聪明,可以抓住人心中最在意、最重要的根本利益,在敌对阵营之间两边讨好,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二是要有不怕死的勇气,不怕一言不当人头落地。

他们的话,有可能比千军万马更管用,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让人在困境中寻得生路、贫困中求得富贵。从这个角度来说,蒯通以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说客。

而武臣的胜利果实,陈胜同志一个子也得不到,因为武臣身边,还有两个号称名士的张耳、陈馀。

那南路率军攻略九江郡的邓宗后来怎么样了?不知道,因为他在史书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说陈胜派他去攻略九江郡,从此再也找不到关于他和他的军队的任何信息。几乎可以肯定是战死或者逃亡了,如果发展壮大了,不可能会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陈胜在弄出这么大动静,怎么秦政府好像没有反应一样呢?其实,准确的说,不是没有反应,而是不让有发应,谁不让?

秦二世胡亥。

在陈胜起义之后不久,很多郡县的百姓就都苦于秦法的残酷苛刻,争相诛杀当地秦朝长官,响应陈胜。那时就有秦朝中央政府的内庭官员(谒者)从东方归来,把各地反叛的情况奏报给胡亥。

胡亥不但蠢,还很浑,他听了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勃然大怒,将谒者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说他妖言惑众。

从这以后,从各地回来的官员,胡亥向他们询问情况,他们便回答说各地的盗贼不过是鼠窃狗偷之辈,郡守、郡尉正在追捕他们,并且已经全部抓获,不要担忧这个了,皇上您该干嘛干嘛吧。胡亥听了正合心意,每次都会心情很好,那些汇报的官员自然得表扬了。

如果你觉得秦二世胡亥的行为很可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三观应该还算很正。但也提醒你,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他,因为胡亥这样的领导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而我们自己也许就是上面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要么一根筋说直话挨骂受罚,要么说领导喜欢的话受表扬,要么你就是那个领导。

对这样的领导,如果你要说真话,那么你可能会成为青史留名的忠臣,但会像上面第一个谒者一样除了会死得快,还会死得冤,而且你的正直诚实在当时不但不会得到承认,还会变为很多人嘲讽的对象。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当那位领导对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都变得毫无价值时,你的正直才会为包括那个领导在内的人们所知。你可以选择说真话这条路,也可以选择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收起自己的正义和良心,奉承领导,从而得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这条路。两条路没有对错之分,选哪条在于自己的价值取向。

而一些有抱负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有时也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选择随波逐流,阿谀奉承这条路,就像下面这位叔孙通先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