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瓘问道:“刘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刘起道:“下官听闻县公到此,本该早些来拜访,奈何郡中事务繁忙,方才得空,还请县公谅解。”
孝瓘笑道:“雁门郡乃是肆州要郡,郡中之事都要倚仗刘大人,自然脱不开身。”
刘起道:“多谢县公体谅。”
正说话间,尉相愿领着一个侍女走了进来,坐到一边,侍女手中捧了一个锦盒,里面装的茶叶翠绿有光泽,一芽一叶,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锦盒中,一看便是上好的茶叶。
侍女将茶壶放在火炉上,加了水,烧至水沸,之后将茶叶放到沸水中,嫩芽在沸水中翻滚,茶香渐渐飘散出来。
孝瓘道:“明前新茶,用清水煮之,味道清爽香醇,刘大人尝尝。”
时人饮茶,都将茶叶捣碎,加入油膏,制成茶膏,饮用时将茶膏捣碎,放入茱萸等煮之。直接将茶叶用沸水煮,倒是少见。
刘起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茶盏,见茶汤颜色碧绿,香气四溢,便喝了一口,没想到果真味道清爽香醇,别有一番滋味。
刘起赞叹:“好茶!”
孝瓘笑了笑,这茶还是临行前二哥塞到车上的,二哥知他喜茶,于是经常会给他拿些茶叶。他也没想到这次是如此好茶。
“刘大人喜欢,稍后我让人给大人送些去。”
“下官不敢。”
孝瓘不置可否,端起茶盏浅尝了一口,不经意的问到:“出了城门往北走,有一个废弃的小村落,刘大人可知晓?”
刘起端着茶盏的手轻轻抖了一下,又不着痕迹的将茶盏放在了桌子上,“大人说的村子叫什么名字?”
孝瓘有些想不起来了,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尉相愿。
尉相愿小声道:“王家村。”
“哦,对,王家村。”
刘起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有一丝不屑。可面上却有些苦涩,叹了一口气,“早些年战乱,王家村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如今也只剩十几口人了。”
孝瓘点了点头:“战乱无情,村子里如今留下的人都是些老弱妇孺,生活困苦,食不果腹,刘大人要多加照拂。”
在一郡太守面前说百姓困苦,简直就是在打太守的脸。刘起没想到这个小公子如此直接,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于是以退为进,赶紧起身认罪:“是下官失职,下官立即派人前去好生安顿。”
“刘大人,”孝瓘抬手示意刘起坐下,别有深意的看着刘起,“今日你我闲聊,并非是问罪,刘大人不必如此紧张。雁门郡人口众多,刘大人的难处,我都知道,有些闹事的,无非就是想要点好处,给他便是。况且我也只是暂代州事,一方平稳安定,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肆州还是要靠刺史与太守。”
刘起看着孝瓘,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他见的多了,此刻稍加思索,便想明白了。原来这小公子就是来镀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