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孝瓘微服探民情 强征夫役苦百姓

高齐说 第1步 2247 字 2022-10-30

小男孩蹦蹦跳跳的跑进屋里,片刻端出来两个盛满水的瓷碗。

尉相愿起身接过瓷碗,看了看,递给孝瓘一个。孝瓘接过碗,碗有些破旧,但好过尉相愿手中破了一角的那个。

孝瓘不嫌弃,端起碗,将水喝了个精光。小娃娃这会也不怕生了,围在孝瓘和尉相愿身边蹦蹦跳跳。

“去玩吧。”老者慈爱的拍了拍小孙子的头。小娃娃蹦蹦跳跳跑出去找村头的几个孩子玩耍去了。

孝瓘问:“老人家,村子里为何不见年轻男子?”

“都被征走修长城修宫殿去了。”老者叹息一声。

孝瓘不解:“朝廷征役按户,每户征一人,且修完便可回乡,难道,都……”

难道都没回来?孝瓘不敢相信。

老者看了看孝瓘,这小公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说什么投靠亲戚,恐怕也是瞎编的。罢了,他一个老头子也没什么不敢说的。

于是将征役之事都和孝瓘说了。

原来这一块隶属永安郡,早些年永安郡老太守按照朝廷要求,每户征一夫役,日子还算过得去。后来朝廷合并州郡县,减少冗官,肆州由原来的三个郡变成了一个郡,于是都归雁门郡管辖。雁门郡太守刘起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为了升官,便谎报户数,征上的夫役比别人多了很多,靠着这个把其他两郡的太守比了下去,因此合并郡县的时候又继续做了太守,且权利要比以前大的多。刘起吃到了甜头,以后无论是赋税还是征夫役,都要比别的地方多。起初百姓还有些底子,再加上夫役征用完了就回来了,百姓日子只是难了些,但还算过得去。可是谁想到,后来一年几次征夫役,征走的人也都没回来。且肆州早年连年征战,人口本就不兴旺,早已拿不出来壮丁了。于是刘起就瞒报人口,强改户籍年龄,十一二岁的孩童都被征了去。老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征走时二十岁,媳妇刚生了娃,小儿子才十三岁,还未成家。

村子里没有了壮丁,田地只能由老人和女人来耕种,地的产量也一年不如一年,还要交沉重的赋税。后来有些门道的人就都走了,村子就都空了下来。只剩下的二三十口人一直守在这里,担心自己的丈夫、儿子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家。

老者混浊的双眼望向远处:“修了长城修宫殿,修了宫殿修寺庙,也不知都在哪了……还,活着没?”

沉闷的午后,万物都死气沉沉的。

孝瓘心中酸涩,张了张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保六年,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天保七年造金华殿,发丁匠三十万修三台,筑三千余里长城;天保八年,长城内筑重城,起大庄严寺……

一桩桩,一件件,都历历在目。

民不聊生……

尉相愿看了一眼孝瓘,心中叹息一声。他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本以为已经习惯了,可依旧难受,何况小公子人在京城,第一次见。

尉相愿打破沉默:“斛律光为人正直,为何没去告发?”

老者苦笑一声:“告了,可还没进刺史府,就被刘起的人拦下了。少不了一顿毒打,娃娃他娘就是这么没的。大人们又忙着带兵打仗,哪有时间关心我们这些小民,后来就都不告了,告了也是白告。”

老者眼中满是悲凉和失望。

孝瓘握紧了拳头,“老伯,刘起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朝廷定不会放过他!”

许是孝瓘说的太过于义正言辞,老者看了看他,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时小娃娃从外面跑回来,哭着的扑到老者怀里“爷爷,爷爷,小虎子把我的弓弄坏了。”

老人接过孩子手中的弓,木条断成了两节,修怕是修不上了。

“不哭了,爷爷一会再给你做一个。”

小孩子哭的眼睛通红,有些委屈:“爷爷做的太慢了。”

老人眼角红了,没说什么,苍老僵硬的手指抹了抹娃娃脸上挂着的泪水。

孝瓘沉默的站起来,回到马背上将一个小纸包递过来。

那是相和怕他们路上没地方吃饭,给装的点心。

“不哭了。”孝瓘蹲下来,把点心递到娃娃面前。

小娃娃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点心,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爷爷,似乎在问他可不可以吃。

老者推辞:“公子不必如此。”

孝瓘将点心放到老者手中,又摸出几两碎银:“老人家给我们水喝,理应回礼。”

老者有些羞赧,想把东西还给孝瓘,可是看着眼巴巴的望着点心的小孙子,想了想拿了一块点心递给了娃娃,又把剩下的和银子还给孝瓘:“就是两碗水,要不得这些的。”

“您收着吧”

孝瓘站起身,示意尉相愿该走了。

二人刚走出了小院,小娃娃便追了上来。

“哥哥,哥哥,你们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吗?那看到我爹,能不能告诉他,快点盖完大房子,然后回来接我们?”

稚嫩的奶音,天真的面孔,孝瓘忽然间像是被什么揪住了心一样,悲痛的说不出话来,狼狈的翻身上马,逃也似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