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长史。”
张仲尊回礼,站在一旁,给孝瓘他们让路。
孝瓘和尉相愿各自上马,朝城外奔去。
张仲尊望着消失在街角的身影,若有所思。
九原城外是一片树林,二人骑马走了一个时辰了,才穿过那片树林地。再往北走半个时辰,才看见几个零零落落的茅草房,看样子是个村落。
二人策马走近一些,的确是个村子,只是残破不堪,看样子许久没有人了。
孝瓘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喝了几口水才感觉凉爽些。
尉相愿羽毛扇子都快摇散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好不容易看见个村子,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孝瓘道:“肆州地势险峻,土地贫瘠,早些年战乱频发,百姓死的死,跑的跑,这些空房子恐怕就是当年战乱造成的。”
“那长史将咱们引到这,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二人牵着马走在村子里,残垣断壁,石头瓦罐到处都是,间或有一两只瘦骨嶙峋的野猫跑过。
忽然,有什么东西“啪”的响了一声,好像有人在拍巴掌。
孝瓘忙拉住尉相愿,二人屏住呼吸,朝着旁边一堵黄泥墙看过去。声音就是在那墙后传来的。
孝瓘将手放在了腰间的短剑上,慢慢的靠近墙,尉相愿也小心翼翼的跟在孝瓘身后。
就在孝瓘马上要到了墙边时,忽然背后有人大吼一声:“做什么!”
二人被吓了一跳,尉相愿险些坐在地上。
这才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老者,那老者拄着一根木棍,瘦骨嶙峋的身子佝偻着,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久经风霜的脸上双目凹陷,神情戒备的瞪着二人。
这时墙后面忽然钻出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和不合脚的鞋子,哒哒哒哒的跑到老者身边,拽着老者的衣襟,一边可怜巴巴的望着老者,一边偷偷的看着孝瓘和尉相愿。
“爷爷,有虫子咬我。”
老者低头看了一眼小男孩手臂上被咬的红肿的包,从口袋里摸索出来几片绿叶子,放在嘴里嚼碎了敷在红包上。
这才又看着面前这两个陌生人。
尉相愿赶紧说到:“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想讨碗水喝。”
老者在二人身上打量片刻,又反复看了几眼孝瓘脸上的面具。
“这是我弟弟,小时候打架伤了脸,怕吓到人,才一直带着面具。”
尉相愿谎话顺手拈来。
孝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安安静静的做他的弟弟。
老者没说什么,手牵着小孙子,在前面领着路:“走吧。”
二人赶紧跟上老者。小男孩边走边回头好奇的看着二人,看见孝瓘对他笑,便也呲着牙笑。
“公子是外地来的吧。”老者这话是对孝瓘说的。
这两个年轻人,虽然那个戴面具的不怎么说话,但是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才是做主的。
孝瓘闻言看了看老者,心中感叹老者虽然年纪大了,但却丝毫也不糊涂。
“对,来投奔亲戚的。”
“亲戚在九原城?”
“嗯,很多年没联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孝瓘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暗淡了几分。
尉相愿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他。
“唉。”老者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便不再说话了。
四人穿过这个村子又走了一段路,便又看到几户人家,看上去依旧老旧,但是却有了几分生气。村头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跑跳,间或有几个老人和女人扛着锄头,疲惫的进进出出。看到来了两个陌生人,都停下来打量。
老者打了招呼,说是讨碗水喝。那些人便散了去。
老者家是靠近村头的一个小院,院墙残破不堪,墙上一只野猫见到生人,喵的一声跑远了,踩掉了一地沙土。
老者指了指院里的两个板凳,“坐吧。娃娃去给客人端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