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廉颇智设三防线,王龁攻陷端氏城

碧昔笑着躲开男子,说道:“好你个李焘,到了上党也会这些哄人的话来了,都是从哪学的,跟谁学的。奥,我知道了,是不是跟零露学的,她的嘴可是灵巧的很。”

李焘有些羞恼的说道:“还提零露,都过去的事情了,你说我何罪之有,竟然稀里糊涂就差点给你俩个套进去,幸好你还是明白了过来。”

自李焘受伤之后,冯亭为方便照料,就安排其住在郡守府了,每日碧昔都精心照顾,眼看着过了两个月逐渐康复起来。今天下雪,碧昔特地叫上李焘出来走走,也是给两个人都放飞一下心情,毕竟在府里困了许久了。

今天碧昔格外开心,再看到李焘的神情有些好笑,就有了继续取笑的意思,逗着说道:“谁说我明白了,我傻傻的,只知道你给教箭贴到人家脸上去了,口水都快下来了,没皮没臊的,也不怕别人看了耻笑。”

李焘慌慌张张的回道:“好了,碧昔,随你怎么说吧。你是个好女子,你就饶过我吧。”因为着急,语气急了些,猛地咳嗽几声,身体也跟着摆幌几下。碧昔连忙扶住李焘:“你慢点,我捉弄你的,看急成啥样了。”

李焘满眼深情的看着碧昔,雪白的小脸冻得泛起了一丝红光,清澈的双眸中似乎流淌着清泉,不由得伸手抚摸着碧昔的脸庞,轻声说道:“待到春天我伤好了,就正式托媒人去给你父亲提亲,我也不管了,何必非要等到回新郑呢?”

碧昔已经完全陶醉在李焘的柔情中,噘着嘴,小声的说道:“你傻了,没有你父亲的首肯我父亲如何能够答应,不着急,我会一直陪着你,等你的。”

这时,一只山间觅食的青鸟从城墙上略过,碧昔看着青鸟远远遁去的影子,怜惜的说道:“到了冬天最可怜的就是这些不知道冬眠的小鸟了,四处找食物充饥,挨饿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话音刚落,城楼屋檐上的一块积雪落下,重重的砸在地上,发出了“嘭”的一声,两人呆呆的看了一眼,碧昔说道:“走了,我们回去吧。”

冬季很快就过去了,公元前二六一年春天终于到了,虽然教往年,春来推迟了十余天,但依旧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今天的春天,对秦王、赵王、韩王都是不同于以往的,春天到来就预示着战争的到来,君王们早就暗自筹划准备了。

新郑城里,韩桓惠王加强了黄河防务,并暗自和冯亭派使者送信,掌握上党郡的军政动向。邯郸城里,赵孝成王接到了廉颇的上书,一面命令准备随时支援上党郡的军队,一面又在暗自祈祷,秦王改变策略,暂时不会进攻上党郡。而咸阳城里的秦昭襄王早已经按捺不住,迫不及待的准备攻打上党了。其余的燕、齐、魏、楚等诸侯大国,除齐国和楚国在边境上有小摩擦之外,基本都相对平静,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秦国和赵国,看看这两个强国之间会不会因为争夺上党郡爆发战争。

近期,王龁、范雎、王籍、费哲等先后上报了军队、物资、粮草的准备情况,宫里的卜算的官员也推算出二月二十一日利于大军出征。昭襄王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命令范雎在二月十五召开朝会,正式任命王龁为上将军,进攻上党。计划半年时间,在八月入秋之时就结束战争。

这天的朝会与平日里气氛完全不同,宫里宫外教以往增加了数倍全副武装的卫士。到处是旌旗飘展,剑戟如林,盾牌成山,虎贲卫士们整齐列阵,显示着大秦帝国的国威。

秦国的文武大臣们在秦王宫宽阔的广场上排列完毕,内史令曹义一声呼号,大家整齐的鱼贯而入朝堂。朝堂中间的高台上是秦王的王座,宽大厚重,显示着王权的尊贵。王座之下蒲团上坐着文武百官,左起是应侯范雎、王稽等文官,右起是武安君白起,王龁、蒙骜等一干武将。

內侍见到文武官员已经排列到位,大声喊道:“恭请大王驾到。”少顷,只见昭襄王身着隆重的朝服,从后堂步入王座,众位大臣立刻俯身拱拜:“吾王万岁,大秦万岁。”昭襄王缓缓坐下,一面挥挥手,道:“众卿平身。”

內侍大声说道:“宣秦王诏令。”

曹义立刻出列,站到大厅中央,拿出竹简念到:“韩王背信弃义,欺瞒秦国,将上党附赵。而赵出兵上党,威胁马邑。为保秦国,惩戒赵韩,现命左庶长王龁为上将军,蒙骜、桓龁、郑安平为副将,整备三十万军队,夺回上党郡。”

“三十万!”堂下大多数大臣们已经知晓了昭襄王的军事安排,对此也并不奇怪,但对军队的数量还是有些惊诧。

內侍捧出了一个黄布包裹的大印,大声说:“上将军王龁接将军印。”

王龁立刻出列双手接过将印,大声说道:“王龁受命,谨遵大王诏令,打败赵军,拿下上党郡。”

昭襄王慢慢的目视了一遍朝堂下面的文武官员,说道:“三年以来,武安君带领秦国将士浴血奋战,以伤亡十万的代价才占领了韩国的径城、野王等地,将上党变为一块孤地。这本来就是我秦国的地方,但是竟然给赵国却白白得了去。赵国出兵上党郡,直接威胁秦国,还制约我秦国向东扩展。赳赳老秦何受此辱,必须夺回上党,好好教训赵国,也让其他国家看看秦国不是随便可以欺侮的。”说完,示意曹义继续宣诏。

曹义又取过一个竹简,念到:“秦王诏令,武安君白起即日带领秦军驻守南郡,巡视河内郡,严密监视魏、楚、韩三国,如果魏、楚、韩有异动,立刻举军击之。”

“秦王诏令,全面授权应侯范雎,即日起调动秦国咸阳以及地方各郡的全部粮草物资,供应上党军队。”

白起和范雎立刻出列齐声说道:“谨遵大王诏令。”

前二六一年二月二十一日,昭襄王在咸阳检阅秦军,祭旗,王龁带领三万重骑兵,七万轻骑兵,十七万步兵,三万辎重兵共计三十万军队出发开始进军上党。

王龁的进军路线是和昭襄王、白起、范雎一同商议确定好的。

从咸阳到上党,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南部的太行陉,二是西部的白陉。

王龁原想从太行陉发起攻击,从中间切断赵军的防线,但是白起否决了这个建议。白起认为南长城战线过长,全部都是赵军的壁垒,秦军必须一个一个的去拔掉。即使攻克了南长城,太行径又全部在河道上,赵军可以发挥骑兵的优势从端氏城经过河道来切断秦军后路,置大军于危急之中。不如稳扎稳打,先进攻端氏城,而后以端氏城为大本营,则进可攻、退可守,而后依次进攻高平关、泓氏城。虽然赵军的乏马岭防线也难以攻克,但是这样进攻稳妥一些,毕竟秦军是深入赵国境界作战。

昭襄王和范雎、王龁最终都认可了白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