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众大臣忠伪难辨,孝成王贪图上党

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了,赵国今年也是多事之秋,又是边境和林胡的贸易纠纷,又是燕队有集结攻赵国的迹象,意图报前年被攻占厉城的仇恨。孝成王翻阅竹简,整整忙了大半日,待审批完全部奏章,感到心情舒畅,吃过晚餐就早早休息了。

孝成王刚入睡,就立刻进入了梦境,梦见身旁有一件曾未见过的衣服,便将它穿在身上。在铜镜前一照,更看清这件衣服后面有背缝,衣服的两边颜色完全不同。他就穿着这件衣服去御花园散步,走着走着,忽见一条大龙迎面而来,到了他面前大龙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孝成王想:它一定是等着我骑啊!想着便爬上龙背,大龙腾空而起飞入高空,可是没有到达天上,孝成王便从龙背上摔了下来。当快落到地面时,他看见地上金玉堆积如山,心想我的国库从此就可充实了。到了地面,他高声命令周围的臣子:“都过来,快把地面的金玉收藏起来。”谁想喊声大了,一惊而醒。

第二天起来之后,孝成王把专管筮卜的史官召来,让他对昨晚做的梦进行占卜。史官听完孝成王述说梦情以后,口中祈祷,认真看了看卦象,却迟迟不肯开口。孝成王看到史官左右为难的样子,便知其中不妙,说:“你且直接说吧,恕你无罪。”史官道:“大王,这是个不祥的梦。梦里穿有背缝、并且两边颜色不同的衣服,是表示不完整,残缺不全的象征。梦乘龙飞天而不到天上就掉了下来,是有气无力,虚而不实的象征。梦中看见金玉堆积如山,更是使人忧虑的象征,因梦与实际常常是相反的。梦得财往往是失财。请大王今后多加注意就是了,特别是注意不要贪做而不该做的事情,以避免灾祸发生。”

孝成王原想自己梦见金龙,又乘龙而起,应当是个好梦,却不想是这么个说道,听后顿时闷闷不乐。

晌午后,平阳君赵豹求见,向孝成王提请提高农田赋税之事。近几年赵国国内局势平静,没有大的战争,百姓的收cd上去了,赵豹借机想建议孝成王提高农田赋税,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孝成王担心增加百姓的负担,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君臣二人正在商议之时,内侍来报,有韩国上党郡守冯亭派来的使者求见孝成王。

听得上党郡守派人前来,孝成王和平阳君都感到有些意外。上党郡现在已经成为一块孤地,在应侯范雎施压之下,韩王已经命令上党郡归附秦国了,这事众人皆知。本以为秦国都已经接受了上党郡了,却没想到竟然还在韩国手中。孝成王想,难道韩国不想丢失上党,向我赵国求救?当即宣使者到宫里来见。

使者正是冯亭郡下的长史贾卯,贾卯进到宫里,见了孝成王坐在榻上,约莫三十来岁的样子,旁边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臣。贾卯对孝成王道:“上党郡长史贾卯奉郡守冯亭之命,求见赵王,有要事禀报。”

孝成王看这贾卯二十出头,仪表堂堂,不仅有些欣赏喜欢,问道:“我听说韩王已经答应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了,因何缘故还未交付?”

贾卯道:“大王,韩国野王被秦军战取之后,上党郡也随时不保。在秦国逼迫之下,韩王被迫答应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官员和百姓皆不愿接受秦国统治,大家素来敬仰大王的圣明,知道大王体恤百姓。现在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的官员和百姓,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愿意全意奉献给赵国,接大王的统治。”说完献上了书简和上党郡的名册。

突然听到上党郡自愿归附赵国,孝成王立时惊呆了,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看到內侍传递上来了上党郡的书简和名册,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惊喜之下,孝成王问道:“你等已经奉了韩王诏令移交上党?现在却又突然投向赵国?左右扑闪不定,孤怎么知道你们究竟何意?”

贾卯早预料道孝成王会质疑真假,回复道:“大王,韩王割让上党郡是情非得已,实则对暴秦痛恨至极。我上党军民亦不怨恨韩王,知道他的难处,但也不想受秦人统治。现在赵国在大王的带领下,国泰民安,上党郡紧邻赵国,百姓们自然都非常清楚,十分仰慕大王。所以我们都愿意归附赵国,何况原本韩赵就是三晋同根,我们愿意接受大王的圣明统领,大王就不必多虑了。”

白白得了十七座城,已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现在又听到贾卯反复说自己圣明英武,孝成王神经完全被刺激得兴奋起来。但是在外臣面前,还得有大国君主的风范,不能给人看到贪婪不堪的模样出来。孝成王故意做出为难犹豫的样子,对贾卯道:“闻听你所之言,倒句句在理。但是我赵国也是有诚信之国,不过么,既然如此……”“大王!”旁边的赵豹看到孝成王就要应允贾卯了,赶紧起身劝阻道:“如此重要之事,就在这里草草答复上党的使者,臣看有失礼节。臣看不如先让使者到驿站休息,待我们商讨之后,在朝堂上正式回复上党郡守,方显我大国本色。”

孝成王在兴头上突然被打断说话,心中不快,但看到赵豹言之在理,又想到自己如果急于答复,过于草率,是应当和几位重臣合计一下的。于是下令道:“派人去通知韩拓,将上党使者安排到驿馆好好歇息,上等酒饭给照顾好了。”然后对贾卯说道:“贵使先回去随时听候孤的召唤就是,无论如何孤都不会亏待你等。”

贾卯退下之后,孝成王问赵豹:“刚才你劝阻我,是觉得现在接受上党不妥吗?要不是就是在顾虑秦国?”赵豹听了说道:“大王,臣听说圣人认为,无缘而受禄,必定会招来祸害。”

孝成王不满意的说道:“刚才使者说的很清楚,上党人投奔赵国,也是仰慕寡人的千秋大义,怎能算是无缘而受禄呢?”赵豹却自有自己的看法,说道:“大王,秦国为了蚕食韩国的土地,故意切断上党和韩国的联络,认为如此就能轻取上党。韩国守不住上党,之所以把上党献给我国,是企图把战祸转嫁给我们。秦国蒙受疲劳,而我国坐享其利。强秦不能从弱韩的手上得到上党,那实力有限的赵国又怎能从强秦得到上党,怎么能说是意外之获呢?不如不要接受。”

孝成王见到赵豹态度坚决,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是韩王要献上党与秦国,而上党军民自愿归附赵国,怎么就可以认为是韩国的嫁祸之策呢?这么重要的上党郡主动投奔我们,而我们却因为畏惧秦国,不敢接受,叫天下人如何看待赵国,还有什么人敢来为赵国做事。我看,就是嫁祸赵国,我们也要无所畏惧,把上党郡接过来。”

赵豹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依旧劝道:“大王,我们可是虎口夺食,从强秦手中拿取上党郡。秦国必定不会罢休,问罪与赵国,那时,赵国将如何面对秦国呢?”孝成王知道自己的这位王叔平日里小心谨慎,看样子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这样吧,叔父且回去再好好想想,让孤也仔细琢磨一下吧。”

赵豹一出宫,孝成王赶紧迫不及待的派人去宣召平原君赵胜、宗室赵禹、蔺相如、虞卿等人都到宫里来。待众人到齐后,孝成王让內侍给大家展示书简和户籍册,说道:“刚才上党郡守冯亭派使者前来,韩国已经无力防守上党郡,准备割让给秦国。而上党郡百姓不愿意投向秦国,因为仰慕我们赵国,说我圣明有方,冯亭愿意带领全郡百姓臣服赵国。”

这个消息太有震慑力了,不仅对孝成王很突然,而且所有人也都没有料到。孝成王环视了众人,看到大家惊诧的表情,不仅有些得意起来:“方才平阳君在这里,极力劝阻寡人不要接受上党郡,害怕因此得罪秦国。我召集众位爱卿来,就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赵禹最先说话了:“此事确是出乎意料之外。平常大国动员数十万大军,经年累月攻不下一座城,还要付出重大伤亡,现在一下能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怎么能够畏首畏尾的,机不可失。”

蔺相如很看不起赵禹这些宗室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心理,但是也支持接收上党,及时补充道:“先王在时就提过防上党之形,秦赵两国谁先占据了上党,就占据了地形优势,给对方无形的军事压力。现在既然上党郡主动归附赵国,应当立即决断接受上党郡,以防秦国得知消息后强攻上党,赵国反而就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