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一万并州精兵刘遵想留下外,壶关之中必然囤积着许多粮草器械,司马腾逃跑时想必是带不了多少的,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刘渊?
而刘琨若是能早日抵达并州,以强兵稳住乱局,那些原本该这段时间内因匈奴暴虐而死的百姓,不也能多存活一些吗?
当然了,这一切都刘遵所想,一切还得看刘琨自己的选择。
刘琨此时露出了慎重思索的神色,在庭院中来回踱着步,似在权衡着各种利弊。
刘遵见他没有一口拒绝自己的建议,觉得或许真的有戏,心中顿时期待无比。
过了一会后,刘琨终于停下了脚步,向刘遵道:
“从东海王府散会时,你伯父也曾对我说东海王其实有意让我出镇并州,
只是并州毕竟是天下强藩所在,关系重大,此事东海王能提,为父却不能主动去求,其中的关系厉害,吾儿可能明白?”
刘遵听后,神色瞬间变得有些黯然,默默的点了点头。
刘琨的兄长名叫刘舆,字庆孙,“隽郎而有才局,名著当时”,封定襄侯,为东海王的左长史,是他的重要幕僚之一。
刘琨、刘舆兄弟确实算是上是东海王的亲信,但出镇强藩这种事情,还是很为人忌讳的,
刘琨此时若是急急的向东海王请求,谁又能保证东海王不会起疑心?
须知道八王之乱这十六年间,背叛与猜疑一直都是主题。
“是孩儿思虑不周了,请父亲责罚。”
刘遵的心中满是悲愤、不甘,但却又无可奈何。
刘琨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说如此,但若是有机会,为父自会尽快赶赴并州,吾儿今晚的表现,让为父心中甚是宽慰。”
虽然没能劝服刘琨,但刘遵似乎无意间让刘琨对他的感观大为改善。
在这之前,刘遵在刘琨心目中就跟空气差不多,心中却终于重新审视起自己这个庶长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