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子交谈

铸汉 鱼游太白 1240 字 2024-04-23

然而,刘遵就是因为知道那司马腾不能稳住并州局面,这才急切的将刘琨引来这里的。

刘遵道:“父亲,东瀛公是千金之躯,金贵无比,并州局势糜烂至此,他想来是不会继续留在并州直面匈奴兵锋的……”

刘遵的话虽然没说完,但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吾儿多虑了,东瀛公也是天下名士,以贤能著称,应该不至于弃并州而逃的。”

刘琨有些迟疑的说道。

但刘遵却是十分的肯定的,因为历史上的司马腾那厮,不仅没能稳住并州局面,反而带着并州剩下的一万精锐直接跑路了!

而且是直接从壶关,一路跑到了富饶的邺城,将并州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伪汉王刘渊。

纵观晋朝立国以来的西晋、东晋一百多年历史,司马家的人内斗都是一把好手,个个争先,但是能挽大局于危难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

司马家之人的才能若是共计一升,司马懿得其中七斗,两个儿子各得一斗,剩下的一斗则由这些后代子孙共分之。

刘遵的眼此时都有些急红了,

“父亲,还请听我一言,我推断东瀛公必会在近日内舍弃并州,带着最后的一万精锐逃往邺城,到时局面会变得更加艰难,

您何不向东海王主动请缨,立即快马加鞭的赶往并州,将那并州精锐留下,以此稳住并州的局势?”

这些话语,就是刘遵心中的真正所想了。

历史上的刘琨,为什么会为世人所重?难道仅仅因为“闻鸡起舞”的励志故事?

当然不是的。

历史上的刘琨后来当了并州刺史,在西晋灭亡后仍据守晋阳孤城,抵御规模百倍于己的北疆诸胡长达十余年之久,一度是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所在。

在这期间,刘琨横断匈奴与河北杂胡之间的联系,威力及于并、幽、兖、冀四周之地,屡次击败胡人,威名播于四海。

虽然他复兴晋王朝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连同父母子侄一起生死人灭,但是其慷慨雄豪的事迹,在历朝历代都被人传颂,是西晋末年黑暗时代中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的刘琨去当并州刺史时,仅带了千余人北上,面对的也是一个彻底烂透了的并州,可谓是筚路蓝缕,基本是在一片白地上出现重新建立秩序的。

刘遵现在所想的,就是让刘琨手上的筹码变得更多,以后面对众多胡虏时能更有底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