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br好来就要出征了,但他还必须考虑飞廉坐镇朝歌和自己坐镇朝歌的不同。
好来是太师,是帝辛的哥们儿,是子御的爱人,是比干的义子。好来所能做的,飞廉不一定能做,这便使飞廉坐镇朝歌时有一些权力缝隙。
这些缝隙中最致命的一个是绝对不能留下,必须填补,填补这个缝隙的还只能是箕子。
因此,奴隶身份的好来尽管和奴隶主身份的箕子有根本的隔阂,新太师身份的他和老太师身份的箕子更有根本的政见不同,他依然为了大商的利益,在送别姬昌后,主动向箕子靠近。
对于好来这次出征究竟意味着什么,好来心里的史进是知道底牌的。因此,史进也想跨越时空和箕子做一个对话,以便满足自己对于这个智者的好奇心。
历史没有非,只有选择。史进想知道箕子对于箕子的选择的解释,也想把自己的当代思维跨越时空地交给睿智的箕子。
箕子并没有向好来移步,而是原地站着,再次审视好来,然后对靠近的好来深邃道:“周侯姬昌不会看错人。”
“但老太师的棋艺更精湛。”好来暂时回避了身份问题,他还必须以现在的身份和箕子对话,也就端正自己的现任太师的身份,而称呼箕子为老太师。
“棋者不冒进,下棋是不能犯任何错误的,一步棋的错误也就意味着全盘皆输。我常教育子微:做事可以不到位,软一点可以,但绝对不能冒然不能过,不能硬。万事都应像流水一样守规矩,不守规矩,就可能像冲垮河堤的激流,必然泛滥成灾。”箕子接过好来的话题。
既然好来要回避自己的来历,箕子也就面对现实,强硬地否定当政的好来的冒进,更毫不掩饰地指出子微的不会冒进。也就是说,在箕子看来,让子微领导大商更为稳妥。
这也是好来务必和箕子对话的原因。飞廉坐镇朝歌的最大权力缝隙就是不能驾驭子微,若箕子等老臣还依然对子微模棱两可,甚至于力挺子微,情况也就会更加糟糕。
“拖也是死,战也是死,我们不过是想拼一把。”好来也毫不遮掩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子辛总认为自己能力杰出,也是受你的挑唆。”箕子避开大商六百年来集聚的根本痼疾,对子辛直抒己见,对眼前的好来更是毫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