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之后,方出尘才发现原来《太上灵宝经》里全是折页。慢慢拉直书页,方出尘仔细端详手中的重玄之宝。这书的材料非丝非帛,手感绵软却又坚韧异常,不知道是由什么制成。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全书看上去有些灰暗。靠近封面的书页下方,有一处焦黄,竟似火烧的痕迹。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狠心,居然想毁坏这么珍贵的书籍。也许这《太上灵宝经》也有曲折不凡的经历,只是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没人能说清罢了。
方出尘的目光接着落在了书页之上。没想到这长长的书页上竟没有一个字,只有无数条墨线纵横往来,似乎是一幅水墨画。
方出尘收敛心神,仔细看那些墨线。初看时,那墨线如顽童的杰作,循环往复,相互纠缠,似乎没个头绪。当方出尘静下心来,想顺着某条墨线,理清整个脉络之时,那墨线好像有灵识一般,竟慢慢扭动起来。随着这条墨线的扭动,仿佛触动了某个机关,其余墨线也加入进来,一时间墨线你来我往,周而复始,相互间也缠得更紧,让人瞧得头昏脑胀,心浮气躁,直欲将书远远抛开。
深吸一口气,方出尘强行按下心中的烦躁,反复研究起那些墨线。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好像杂乱无序的墨线竟被方出尘看出了些门道,那一条条如一团乱麻的墨线似乎正按着某种玄妙的规律运行着。
正当方出尘入神地推算着墨线的规律,他忽然觉得左手商阳穴一紧,经脉顺着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一路向上收缩,接着右手经脉自少商穴开始,顺着鱼际穴、太渊穴也跟着往上收缩起来。还没等方出尘反应过来,足少阴经也跟着有了反应。
然后全身每一条经脉都加入了收缩的行列,方出尘猛然发现,自己体内的经脉运行规律竟然与这书上的墨线的往来顺序暗合。难道这就是《太上灵宝经》的修炼方式么?还没等方出尘的心中得出答案,体内经脉的收缩陡然加速,便如夏日骤雨的雨点,越来越急,越来越密。而且原来由于先后次序不同,经脉的收缩频率也不尽相同。但随着收缩的加剧,各条经脉的节奏竟越来越统一。最后,当收缩频率达到最大的时候,方出尘全身各处经脉都按同一个节奏跳动起来。
经脉强烈的收缩形成了强大的拉扯力,这股力量在经脉内上窜下跳,寻找着突破口。几经周折,这股力量不仅没有找到宣泄之处,反而越聚越强,最后分三路向方出尘头顶的百会,胸前的膻中,腹部的丹田冲去。在强大力量的攻击下,这三处气窍竟同时洞开,体外的元气如潮水般涌了进来。
一时间,石室内的元气便如得了命令的士兵,排着雄壮的队列齐齐向方出尘的体内汇集。而此时的方出尘俨然化身成为吞噬元气的黑洞,贪得无厌地吸收着。不一会儿石室内原本浓郁异常的元气便为之一空。
接着以这间石室为中心,藏宝洞内的元气沸腾起来,全都向这里汇集。这般规模的元气异动,眼看就要引起重玄教的高手们的注意。就在这时,旁边石室供着的那颗种子出现异变。数不清的元气氤氤氲氲地从种子中涌出,朝方出尘的方向飘去。正是这新出的元气弥补了不断流逝的那部分,这藏宝洞中重新获得平衡,剧烈翻涌的元气终于平稳了下来。
如果此时有重玄教的高手在场,见了方出尘悟道的动静定会惊掉下巴。历来悟道之时,气窍只开一处,从未有三窍同开的记载。而且元气初次从气窍中涌入时,不过如丝如缕,如小溪般潺潺已是十分惊人,何曾听闻过像方出尘这样如潮水,似洪峰一般的盛况。
可惜方出尘由于只能接触到普通的书籍,对修行一知半解,他还以为此刻的变化不过属于正常,却不知道在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此刻正经历着一番千年难遇的大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