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神医华佗

“第二件事,家中余一老妇,另有铜钱几十贯,纳于床下陶瓮之中,老夫死后,是为孀妻,可否将其托付与你照料,余命不过两三载耳,以钱数贯安衣食,数贯置棺烛,资余以谢。”华佗老泪纵横,何其惨寰。

“先生所托,晚生定不辱命,于经,必将谙之如肠肚,于妇,必将事之如亲母。”顾见双手托着医经,泪眼婆娑道。

“老朽另有一言,还望你谨记。”

“先生请讲。”

华佗换了一句话说出口,“曹操此人性诡心疑,其子孙之辈也近乎于此,实不为久奉之主,若想于乱世之中觅得一线生机,你可前往蜀中投靠一人。”

“先生所指何人?”

“诸葛亮!”

“诸葛亮?”顾见惊疑道。

华佗笑意如常,略作思量,点头道:“没错,老夫与孔明先生曾有过数面之缘,且不胜投机,你以老夫之名携孀妻前往投拜,他定将好生待你们。”

“多谢先生指点。”

华佗缓缓开口道:“老夫游走于世间,阅过无数诡怪奇离之事,也略懂玄黄之道,与尔初见时便已知汝非凡俗之辈。”

顾见一手捧着酒盏,一手摩挲着医经封皮,沉吟道:“先生慧眼,不敢欺瞒先生,晚生确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准确地说,我来自于1800年后的未来,因为要查清这乱世颠离之由,才不得已穿越时空,回到这三国鼎立时期。”

“罢了罢了,你无需和老朽费如此唇舌,世间玄幻绮丽之事,千奇百转,各有因缘际遇,老朽自然知晓汝之心性,方托所重。”华佗强撑笑容,转而眉心紧锁,思虑道:“只恐怕曹操早已对你起了疑心。”

顾见闻言不禁颤栗,徐徐道:“的确,晚生打探到了一些消息,魏王确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探查我的身世来历了。”

华佗轻淡回应了一句毛骨悚然的话语:“老夫的药石之效,可使得曹操再撑个三五天罢,你定要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带着孀妻离开曹魏之地,投奔刘蜀,方可求得一线生机。”

顾见不禁咋舌道:“三五天?”

“曹操之症早已深入脑髓,已非药石针灸所能挽回,余下三五天也不过是以参汤固魂吊气,强行向阎君借命罢了。”华佗哑然笑道。

正说着,狱卒握着一串钥匙疾步而来,压低声音道:“顾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华佗望向高悬的四方牢窗,神情落寞,一如清秋时节,闭上眼睛哀苦道:“你快走吧,若是被人知晓你前来探望老夫,恐怕会引祸上身呐。”

“大济济世,上医医国。”

华佗悠悠然念完这句诗词后,故作潇洒地轻轻挥袖,叹气道:“命里八尺,莫求一丈啊。”言毕,便转过身去,面壁盘坐,窗外淌下一道流银月光将这嶙峋瘦骨吞噬殆尽

顾见将两本医经藏纳于胸口衣襟之中,行三跪九叩大礼,“先生保重!”见终无再话,方疾步退去。

顾见仓惶奔出,殿堂阴暗幽深,至常住庭院,方倚廊而坐,星罗密布,凝视着夜色尽处,眼前光影交错,时而黄沙满天,时而鲜血四溅,一幅幅流转而过的画面,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夜迷惘,抬头望去,旭日东升,煌煌泱泱。

蒙蒙晨曦中,腾起了一大团一大团的白雾,很快就弥漫了整个曹府。白雾漂浮间,檐角璃瓦若隐若现,苍莽雄奇中透着宁静肃穆,也同样带着死一般的沉寂。

直到有府中婢女经过,袖带轻扬间,隐隐的清香,正嘈嘈切切说着话。

“华佗在狱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