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知兮捡回来的小女孩,足足睡了两天才睁眼。
这两天里发生了件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知兮下完象棋,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
知兮一开始以为应该是有人来寻那个小女孩,结果那架势明显不对,一个领头的衣着华丽的大珰带着一众小火者,和爹爹在院子里对峙着。不知道是在干嘛。
江离见知兮进来,急忙拉了他到一旁。后来知兮才弄明白,原来竟是那西厂总管汪直,那个无恶不作恶贯满盈的大太监!
宋阳自然不摆好脸色给汪直。当初如果不是汪直从中间掺和一脚,自己也不会被调来南京。现在汪直打着万岁爷的名义暗访巡视南京官员。
按照原本汪直的手段,应该易装才对,穿着普通的布衣,戴着小帽,乘坐驴子或者骡子像特务一样刺探。可是并没有,知兮心想,这说明,他来见父亲,不是以西厂总管的身份,来府上,也不是来打探这尚书府的消息。
那是来干什么呢?
知兮大概知道一些关于父亲的往事。父亲会读书连中三元,状元及第后进了翰林院,后来升了几次官,官名太长知兮没记住。后来在大学士李轳的引荐下成为了当今圣上的老师。
虽然当今万岁爷顽劣好色,做事不算没有分寸,也很敬重曾经的老师,所以汪直一直想拉拢父亲。
但是父亲为人正直,当然不会成为阉党。成化八年,三岁的皇太子夭折,正好赶上鞑靼犯边,白圭率领十万兵马大举征讨,吏部侍郎叶盛巡边,三边兵将均缺,边备不足。
于是宪宗诏令河南、山西诸府县输饷,还是不够,预征了明年租斌。一时朝野骚然,民心大变。导致河南、山西均饥荒、百姓困苦,饿死甚众。
当时宋华屡次三番上疏请求宪宗收回诏令,罢征赋税,可是宪宗以国库空虚为由,没有听从。国库当然空虚,近几年全国数地频发洪涝灾害与旱灾还有地震等天灾,百姓本民不堪命!京师都出现了流民,四川也爆发了农民起义……
而那汪直还是打着万贵妃的名义,到处修缮寺庙,搜刮百姓钱财,宋阳看不过,拉拢了一些官员参本子弹劾汪直。最后那汪直设下圈套,诬陷自己收取官员贿赂。宪宗正好失去第二个儿子正伤心,宋阳就成了那出气筒,和宪宗对弈一局,惨败而归!
知兮觉得错就错在爹爹和李轳不该将矛头直指那万贵妃!本以为宪宗会体恤民情,在国家陷入危机时刻追究万贵妃和汪直。铁板钉钉的恶行,哪想到宪宗会视而不见。
而好几年宋阳才想明白,万贵妃借着广修寺庙来广纳钱财,宪宗那里会不知道!万贵妃谋害皇太子,宪宗都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哪会因为国库空虚而治心爱女子的罪。既是不治万贵妃的罪,事情既然被提出来,窗户纸被捅破了总得有人担着,不管是受贿或是叛国,何患无辞!
谁也没有想到,精心策划的局,竟会被一个女子毁掉。宋阳也没想到,自己会输到几乎一无所有……曾经离金字塔顶端那么近,差一步就能成功……
宋阳最没有想到的事情是这汪直竟然还敢来拉拢自己,希望宋阳能替他监视南京官员!?虽然宋阳心里不觉得自己还有利用价值,但是心底还是翻腾起深深的厌恶……
知兮见到汪直后,心里还是蛮激动的。毕竟是个历史名人,却不是记忆里教科书上的那副尖嘴猴腮似的模样。真人果然确实气度不凡,长相机灵而且神采奕奕,穿着绯色用金线绣着云雀的马面裙,整个人看上去流光溢彩,有叫人过目不忘的风姿。
但是此人面相觉得十分熟悉,知兮想了好久,终于第二天在茶馆下棋的时候想起来,那台上的戏子和那汪直竟然生着一张脸孔。难怪知兮总觉得眼熟,那戏子是南京知名的男优,叫杨珠。气质,风采,和汪直十分相似。于是下完棋知兮就跑过去,告诉了父亲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