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知兮不知为何迷上了象棋,和江离下课后,也不和周围小朋友玩打仗游戏了,一门心思趴在象棋上。
江离虽然也不解,但是只得陪着知兮胡闹,一开始,宋父并不干涉,觉得知兮能安分些也好。哪知,过了两个月,知兮对象棋的热度竟一点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痴迷了!
宋父实在看不过,象棋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实在不愿意儿子在正应该苦读的年纪耽于玩乐,毕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于是先私下拉了江离到一边嘱咐他不要再陪知兮下棋。
江离也为难,里外不是人,只能躲着知兮。过了几天,知兮没办法,开始找新的棋友,整日偷偷跑出去,市井街头,茶馆戏院,只要有棋局,便有知兮的身影。
转眼三年过去,知兮读了不少兵书,打了不少“仗”,下了无数局象棋,甚至开始接触理学与骑射。外界纷纷以为宋家这位小公子耽于享乐,神童早已泯然众人矣!
殊不知,知兮从不认为自己实在娱乐,这些东西在他眼里都是与读书无异之事,需要专注,需要探究,并不止于体会乐趣,那些肉眼凡胎,哪里看得着自己心里酝酿着什么样的宏图之志呢!
另外,他也想解开困扰了父亲这么多年的残局。从母亲口中,知兮大概知道了些大概,当年父亲本在京师做官,结果却因为一局棋,败给了当今圣上,就被调来了南京。
知兮觉得十分不合逻辑,于是趁着父亲不备,偷偷记住了那副残局,几年过去了,还是没能解开。
江离倒是专注,书法画工更加精湛,诗书文章张口就来,不仅在南京,在外头,也是小有名声。
宋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儿子精力这般旺盛?说不专注也不是,这般废寝忘食,哪里不是专注?难道,当真是在拿孔子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当真是立志要成为完人圣人?
冬天的一日,知兮在街头和几个脚夫下了半天棋,手脚冻得冰凉。回家路上,看见包子铺边上瑟缩着一个小姑娘,着单衣,灰扑扑的小脸瘦到无肉,一时怜悯,拿了点碎银子,给她买了好几个包子!
小姑娘却像是受了惊吓,迟迟不接。知兮没法,什么话都没说,就把包子放在一边,转身就走。
穿过了一条街,街上商铺多数打烊,天色开始擦黑,路上行人神色皆匆匆,知兮敏感,毕竟还是很珍惜这条命的!
然而总觉得身后有人,知兮心中更加惴惴不安。于是转过街角的时候,闪避一边,等着看来者究竟何人,左等右等等不着,还是跳出来看。
竟是那灰扑扑的手里拿着包子的小姑娘!
知兮不知道怎么打发她,原来就没有多少和女孩相处的经验,更别说是这样一个离自己应该有五百多年的女孩。那小女孩也不走近,知兮走,她走!知兮停,她也停!知兮转身走向她,她就逃……
知兮被弄得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最后心一横,不管不顾地只走自路,不知道她会不会跟着自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