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科举(五)

次日,应天府科举考场。

如果说昨天的理科考试碾碎了许多“家里蹲”自以为“通术数,明格致”的虚假信心的话,那么今天的文科考试则连他们觉得自己“博古通今,文采斐然”的假象也一同粉碎了……

没错,文科考试中至少一半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很看人的临场发挥,但这和传统的八股文又不同,它不要求论据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而允许“自由发散,有道理就行”,而这不仅仅极度拉进了“十年寒窗”的书生和近几个月才真正读书的“白丁”的距离,更让一群自诩的“饱读之士”慌了手脚。

这似乎是个悖论——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引经据典进行论述明明是戴着镣铐跳舞,而有人把镣铐卸掉了难道不是更轻松么

事实却是不轻松,比如说“试论证上古三代之治和疆域变迁的关系”,就对“家里蹲”们是个巨大的难题。按理说“三代之治”是儒家极度推崇的存在,只要照本宣科,猛吹上古的礼法多么多么森严,周公鸡蛋……哦不是姬旦多么仁义,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就不离十了……问题是现在偏偏不是通常情况,“家里蹲”们相信,如果还按照原先的思路来,怕是得不到高分。

如果说这道题只是关乎“能不能得高分”的话,那么最后,也最难的一道题则是“能不能得到分”了——他奶奶的,居然是“从黄帝、大禹、诸葛武侯的治国方略中寻找共同点,并写出你的结论和感想”这怎么回答,这到底怎么回答!

考虑到黄帝、大禹、诸葛武侯这仨中至少有两个是神仙,还有一个无限接近于神仙,被这一题“震”的三观尽毁开始放飞自我的考生并不少,写玄学、写修仙、写气云、写转劫之类的一抓一大把,由于明代神怪小说流行程度甚高,以至于这一题的脑洞足以撑起上百部玄幻小说,但是很显然,这并不是毛雄辉、洛英想要的结果。

而当在批卷过程中终于出现“贴着边儿”的答案的时候,毛雄辉和洛英都松了一口气。

————分割线————

黄帝、大禹、诸葛亮这三个牛逼人物的共同之处在于哪里

声名赫赫?然,但不尽然。

神通广大好吧,在无魔位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神通”。黄帝本质上是华夏部落联盟的一位极其强大的首领,但并不会法术,大禹本质上是夏朝的真正创立者,也不会法术,至于诸葛亮……借东风吓唬周瑜之类的事情是利用气象学知识做到的,明明是科技侧而非魔法侧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