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春的一席话听的李继坤目瞪口呆,心神都有些震撼,大明朝还有这些好政策?少爷我咋不知道?这些政策听起来比后世都先进,这你妹的可都是全民免费福利啊!这朱元璋那家伙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
李继坤抬头看看李英春,我靠,这小丫头打鸡血了?只见李英春小脸虽脏衣服虽破烂,但她此时傲然而立两眼放光,宛若一只骄傲的孔雀,这是为自家祖宗自豪吗?
看着李英春此时的样子,李继坤不由弱弱的问道:
“那个英春,大明的政策如此之好,那你怎么混成这样?”
此句一出,小丫头的精气神全泻,宛若斗败了的公鸡。不过她深吸一口气后又精神了些,只听她冷冷的哼了一声:
“哼,如今的大明全是被那些文官所害,远有孔孟诸子,近有东林遗祸。他们这些读书人满嘴的之乎者也,满肚子男盗女娼,治国的本事一丝没有,贪污纳贿专营苟且样样精通。
太祖开国之初,那些因贪贿专营而被剥皮实草的读书人不计其数,所以太祖和成祖宁愿提拔富民为官也不愿用书生,就是怕这些蛀虫侵害天下百姓。可如今,朝廷惠民的政策一直没变,但为官的全是那些读书人。他们贪腐成风,欺上瞒下,结党营私官官相护,所以我大明朗朗乾坤却蒙尘,天下无数百姓生活艰辛,千错万错全是读书人的错。”
李继坤错愕的望着那个气愤不已的李英春,这孩子太偏激了,这特么的都谁教你的啊?这都啥理论?要知道,少爷我也是读书人,还是秀才级别的。
就李继坤所知,明朝有很多很有名气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各方面的专家,比如点秋香的唐伯虎,比如研究药材的李时珍,比如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比如研究洋枪洋炮的孙元化,比如撰写《天工开物》的赵南星,比如四大名著明朝出其三,等等等等。
上述这些可都是读书人,你个小丫头怎么能一棒子全都打死呢,咱们只骂那些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读书人就好,可不能一打一大片,那可是要犯众怒的!再者说,你们老朱家的皇上是大明朝的老大,俗话说的好,火车要想跑的快全凭车头带,皇上虽然不出紫禁城,但他是不是也要担负一些责任?你怎么能把责任全都怪到读书人头上呢?
李继坤无奈的摇摇头,这丫头的思想以后要好好教育教育,有些无语的李继坤挥挥手,叮嘱她以后管好李英太的嘴,别到处乱说给本少爷惹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赶紧让这个思想比较极端的丫头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