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咖啡的颠峰期,则肯定是在加国的时候。那个时候,真可以说是百无聊赖,一个星期才上三四天课,每天也就三四堂。剩下的时间,完全靠自律。一个不小心,就会睡到下午,或者再一个不小心,睡下的时候已经东方发白。于是,为了提高越来越珍贵的醒着的时间的效率,咖啡简直就变成了必不可缺的生命的燃料。好在这种燃料还很便宜,呃……或者也不是一件那么好的事情。
总之,廉价的咖啡要多少有多少,有鸟巢的,有不知名的,反正都是一大瓶一大包的买回来,好像买狗粮似的,外国就是这样,什么都大包,太大了就变成祸了。
大包大包买回来的东西,那无论是消费心理还是习惯成自然之类的,必然的后果就是大口大口的吃。要喝得够多够豪够品味,就得用大的杯,一品脱的杯子刚好。糖太单调,就试试巧克力粉。咖啡伴侣没什么用,鲜奶容易过期,所以喝着喝着,就只剩下咖啡和巧克力粉了。
起床一定要先来一杯,然后可能写报告论文什么的写累了就再来一杯。喝水觉得太寡就再喝一杯,招呼朋友来一杯,高不高兴都干一杯……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年下来,就上了咖啡的道儿了,一上了路,就没回得来。
现在就算回来了,也没打算走另外一条路。不是说身体不重要,而是要做出这么大的改变的话,一来是要日积月累的需要一些我不知道有没有的时间。二来如果真的改变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连锁反应。我还是暂时决定保守一点儿,静观其变。
那为什么这么喜欢喝咖啡,也不钻研一下各种不同的咖啡,甚至当个专家什么的呢?
首先,喝得多不代表喜欢。每天上班都要打好多报告,见上司同事的面多过见家人的,难道就喜欢打字,喜欢见得多的人了吗?同样道理,每天喝几杯咖啡,只不过是生理,退一万步来说,也是心理或习惯需要。好在我的身体对咖啡因十分受落,无论什么品种做法的咖啡,喝了都有提神的效果。
其次,个人喜欢简单,不要作做浮夸。我从来不会叫什么香草奶油榛果特浓加浓阿拉比卡半蒸发芽结果……突显自己个人品味见识的奇怪东西。连叫个咖啡也要研究十年的话,那要不就是闲得蛋疼,要不就是蛋疼得闲了。
好的,我们的午餐吃的挺平安的。从猫头鹰的后门出来,妳裹在那件橙色的羽绒衣里,像个圆圆的橙子。下身还是紧身的牛仔裤和长靴。我曾经真的很佩服女性要美的御寒能力,其中一样就是上身穿很多,但下身还是可以很有线条,甚至很少布。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有很薄的保暖衬裤,长靴甚至会很闷热。
挪威桑蹭在烟友之间,发挥着跑销售的特长,时不时地传出两声很有挪威特色的沙哑笑声。老书童跟他形影不离。不过,大概是因为我也是蹭在妳身边吧,所以他也很识趣的并没有过来当电灯泡。只是离远了点头儿笑笑。我还以微笑,妳碰巧向相反的方向喷了口烟。
放学我们很罕有地去了news,那里有一些卖便当的摊位,卖的都是岛国较出名的各类便当。而我们今天又决定有兴趣吃个便当大餐,于是跟德力、佐治、陈桑、赵桑和祖安娜一起兴高采烈地跑去采购。
(待续……)
+++++
〔注1〕有关奥菲俄斯,或俄耳甫斯的故事,请百孤或度狗。
〔注2〕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