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两地分隔

川崎穿越爱 泛反反 1984 字 2024-04-22

葵之楼座南朝北,正门向北,除了正门之外,北墙还有一条室外的楼梯,直上二楼。虽然也占地一个街区,其北面却不靠街边。而在北面靠街边的半个街区,西边一半是一幢两层的什么株式会社的办公楼。东边,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猫头鹰餐厅。猫头鹰与学校关系之亲,由葵之楼大门与其后门相连的一条有盖走廊可见一斑。有了这条走郎,葵之楼的学生可以风雨无阻地到猫头鹰吃早午餐,或者小息时买个咖啡小点什么的。更不用说在那走廊中间,有一个可以吸烟的小棚子,还在烟灰箱两旁放了两张铁制长椅,根本就是学校的学生和猫头鹰的食客共用的交际区。

嗯,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对学校的校区有一个挺清楚的概念了,吧。如果还不行的话,没关系,继续看下去就好了。这里将会发生很多难忘的事情。对妳,对我。

我来的时候是十月底,先在加国耗到九月中,拿了毕业证书,再去欧洲穷玩了一圈儿,然后就迷迷糊糊地来了川崎。当然,这是在说当年的过程,我这次是直接被扔进航班里的。十月这个学期,并不是六月和二月的大学期,而是过渡性的学期而已,但也有差不多四十位新生。至于学校是怎么安排我们入班的,噢,我不管,收了钱就得办事喇。

笔试面试完了,已经是差不多午休的时候,于是世界各地的新生们又再各散东西,下午的时候,就会落实入班。当我们青之馆众在大堂等齐了人再去到猫头鹰的时候,小店已经坐无虚席了。于是,我们再走到学校南面一点儿的山中超级市场的轻食部,也爆满了。见还有充足的时间,我们骑车去了丹尼斯,那里好像随时都有很多空位子。结果,没错,远走的鸟儿有食吃。

吃了午餐之后。大家准时回到主楼的学生接待室,排队拿了自己的班卡、课程简介和测试结果评语等等。然后就可以去自己的课室上第一堂课,也是下午唯一一节课,迎新课。

等我们一帮人拿完东西再聚在主楼大堂的时候,各自说了自己的分班,也不知道怎么分的,总之,初级初班和某两班初级中班被分置在葵之楼那边了,而其它所有班,包括我所在的那班初级中班,都被分在主楼。也就是说,我和妳又再次被命运分开了。

相传,这样的分配是因为其实有一大部份学生都是借着语言学校的学生签证,来日放个长假、探亲,甚至是打工,或者铺排个假结婚什么的,所以,对日文一窍不通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初级初班学生特别多。仁五郎先生及其后代管理层,大概也有见于此,大开方便之门,光是初级初班每半年就开六至十班,每班十至十五名学员左右。而初级中班,则锐减到五班,每班也是十至十五人。以此类推,班级越高,班数越少。我估计葵之楼那两班初级中班,也是表面来看志不在学的。所以,都被安置到了比较简陋也没人注意的葵之楼那边。

无论如何,这已是从来无法改变的事实。我的课室是在主楼三楼,课室外有个小露台。妳的课室是在葵之楼的二楼。而且,妳跟陈桑,赵桑,德力,佐治和塞巴分在了一班。

我单方面依依不舍地与妳分开,在主楼大门口儿目送妳走到葵之楼,上楼梯,走进去。我才走楼梯上了三楼。主楼的一楼是大堂、学生接待室、总务室和图书室。二楼是教职员办公室、两间会面室和医务室。校长、校监办公室和会议室则在六楼。另外,男女洗手间主要在一楼和二楼,三楼至六楼的洗手间都很小。

三楼至五楼,每层大约有十间课室,我找到自己的那间课室,走进去随便找了个位子,相信应该就是当年的那个吧。不过我有点怀疑这种小节是否会有什么影响。课室里还没有人,不大,桌子排成“凹”字形,对着白板。椅子没什么秩序地排在桌子后面,刚好十五张。

不一会儿,课室外的走廊开始人声渐起,先走进来的是阿杰和阿诗,他们跟我一起分在了一班,我跟他们打了个不冷不热的招呼,他们也没坐在我旁边,而是坐在了“凹”字的一角,把自己幸福地隔绝起来。除了我们三个新生外,其他同学似乎都是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