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抚南党,乾启下旨令潘成志回京述职、同时派左副都御史杨廉去浙江彻查义乌县令和金华府知府的事——在乾启看来,沈义仁顶多是防卫过当,杨廉素来刚正,因该不会为难沈义仁。
南党把天子的妥协,看成是自己的胜利——虽然因此死了人,但让天子分辨出了忠奸,这是仗义死节、死得其所。
廷杖杖死人事件,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卫忠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权力竟然这么大,那些高高在上弹劾自己的文臣,就这么如同一条野狗一样被轻易的打死。
“大人,郑芝龙、洪旭和施大瑄确实有意投靠朝廷,但他们有点担心朝廷过河拆桥。”陈鹏云已经和郑芝龙等人接触了一次。
“邀他们来泉州,我去船上和他们谈。”南党扣压了闽军的军饷后,迫使沈义仁在海上的计划不得不提前。
“大人,还是在陆地上见面安全一些。”李思民对海盗的戒备心很强。
“无妨!”在原来的历史上,郑芝龙、洪旭和施大瑄等人称霸海上后,依旧选择了归顺朝廷,这说明他们骨子里并不想做一个海贼王。
“即便是在船上谈,安全也是有保证的。”船肯定必须停在泉州的港口里,所以安全不是太大的问题。
义乌事件并不是很难查,杨廉去浙江后,几天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乾启与内阁商量后,分别对相干人等做出了处罚——潘成志被降为右佥都副御史,巡抚浙江、福建军政;沈义仁被罚俸一年;义乌县令和金华府知府被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吏部左侍郎杨贵义罚俸一年;其余没有官职在身的人则都交给义乌县处理!
杨廉上书主张消减闽军兵额、禁止闽军自筹军饷的建议被乾启拒绝。
沈义仁上书天子弹劾南直隶、江西一带的官员私扣闽军的军饷,并且声称闽军军饷不足,士兵可能会闹饷。
乾启让卫忠出面沟通,但南党那边执意不肯,这让乾启对南党越来越戒备——认为他们已经夺走部分属于自己的皇权。
“罪民郑芝龙见过大人。”郑芝龙主动在船头迎接沈义仁,见到沈义仁后直接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郑兄快不可如此,你我今后同朝为官,弄不好郑兄的品级比我还要高。”沈义仁急忙上前把郑芝龙扶了起来。
“卑职愿誓死追随大人左右,永远听命于大人。”郑芝龙的谦卑倒不全是假的——沈义仁自起兵以来,攻无不胜、战无不克,连红毛都在他手里吃了大亏,郑芝龙对他还是比较佩服的。
“素问郑兄虽落草为寇,但却是忠义之人,所以本官有几句话对你讲。”沈义仁穿着麒麟服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自带朝廷光环、威风凛凛,众人都不敢直视。
“大人请说。”
“郑兄即便在海上称王称霸又如何,不能光宗耀祖、就如同锦衣夜行,如何有脸面见九泉之下的双亲。郑兄若是真英雄,就当报效朝廷,为郑氏挣一座牌坊,为自己挣一份功名——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此时的郑芝龙虽然被推举为海盗的首领,但并有击败红毛称霸大夏的海域。
“大人,卑职素有报效朝廷之心,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而且担心朝廷卸磨杀驴。”郑芝龙亲自给沈义仁上了茶后,以下属的姿态站立在一旁。
“此一时彼一时,五峰船主的事不会在发生第二次。”沈义仁把四海商行的事给说了出来。
“天子和大人既然有经营海上贸易的意思,卑职愿效犬马之劳。卑职熟悉海战,而且对南洋诸国都很熟悉,定不会辜负天子与大人。”郑芝龙显然是不愿放弃自己的舰队。
“你呀!”沈义仁笑着看了郑芝龙一眼,然后喝了一口茶,接着闭上眼睛、手指不时的敲打桌面。
郑芝龙低着头,不敢出声,但心跳却开始剧烈加速。
“你们归顺朝廷,本官会奏请天子把你们划入福建水师,并且由你们来统领福建水师。”
郑芝龙没想到自己要五毛结果给一块,当即在也没有任何怀疑,双脚一跪在地上直接叩了几个响头:“卑职谢大人提携之恩。”
“当今天下烽烟四起,正是封侯的好时机,好好报效朝廷,替郑家挣一个世代公侯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