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秋气转凉。
拔剑山地处孤岛,四面环海,因而终年潮湿温润。纵是秋天,山上林木亦葱翠如茵,与春夏无异。
但是,树有长青,水无定性,一年中涨潮最激烈的时令即将到来。
许多难得一遇的鱼类都会在这段时间,溯游在至孤岛周围的海域交配产卵,而拔剑村的男人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宝贵的捕鱼契机。
而这,便是拔剑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庆典——秋渔祭。
此时天色尚未明朗,海雾朦胧,离日出还有个把小时。
海鸟尚在窠臼中沉眠,而拔剑村里却已经灯火通明,喧嚣一片。
村民都在紧锣密鼓地为秋祭大典做准备。
陈谷生一家自然也不例外。
……
“小钰,帮我把那块绸绫递上来。”
“是这块吗?……哥哥,你挂得有点倾斜呢……”
“这样好了呢?”
“嗯嗯……诶,哥哥,这碟秋糕是摆到这里吗……”
……
“咱家渔船修好了吗?记得把帆取下来,我补补。”
“修好了。前几天嬗二哥送了块新帆,崭新的,旧的咱就不要了。”
“拿去盖在房顶上啊。谷生前些日子不是说侧屋漏雨吗?”
“哎,我差点把这茬忘了……”
……
碧海,青山。
海风,小浪。
转眼,忙碌过后,就到了秋祭大典的当天。海岸排满等待下海的渔船,桅杆都系着五颜六色的彩带,黄、红、青、紫、蓝……好不缤纷。
奇怪的是,渔船附近没有半个人影,村寨里安安静静,好像一座废弃的荒村。
唯独,村后的青山上,传来密密麻麻的人声,不时惊起群群飞鸟。
拔剑山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试剑大会——
不管妇孺老幼,统统聚在拔剑台旁,而年富力壮的男人无不摩拳擦掌,双眼放光,一脸跃跃欲试。
所谓试剑大会,就是遵照自古相传的那首谶诗举行拔剑仪式。虽然数百年间无数村人都曾尝试过拔出古剑,以期“龙王见此须顿首”之伟力,“四海汪洋不消愁”之生门,完成祖辈们脱离孤岛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无情的,数百年过去,此剑尚无人能够拔出。
剑柄裸露出石台,一尺三分,灰白,石质。剑身深藏在石台之下,不见天日。
六十年前,修为臻至聚气十八重天的老村长,只堪堪将剑锋拔出一尺二分处而已,距剑身完全拔出相差甚远。
明知拔剑无望,村寨里的男人们仍乐意将其作为参考,根据剑刃露出石台的长度考校自身膂力较去年有无增降,也可作为酒桌上攀比争胜的谈资。
历来,试剑大会只允许年满束冠的男性参与,经过数百年的变迁,此会“拔剑”成了名堂,“成年礼”是了事实。
“安静。”
林屏南一身半新灰袍,手青龙柺轻轻点地,在一片嘈杂里缓缓开口。
等到气氛渐渐安静,他接着道:“今年,村寨里又添十七名少年束发成年,根据旧俗,他们要与自己的叔伯一同试剑。”
“话不啰嗦,我说一下名字,就可以按序登台试剑了。”
林屏南接过一老妪递来的朱红长帛,朗声念道:“蒲云!马富川!嬗逐涛……王鼎!”随着林屏南念出“王鼎”这个名字,男女老少齐齐望向一个方向,只见王鼎抱胸而立,面上显然对于万众瞩目这件事颇为自得。
“胡岩!王助……林在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