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好啊。”
桥瑁咬着牙,用手指着张邑的鼻子,破口大骂。
“给汝五千郡兵围山,竟让区区四百贼寇逃脱,如此玩忽职守,该当何罪!”
“府君!府君!”
张邑跪倒在地,抱着桥瑁大腿。此时他的心中也是叫苦不迭,死守鸡头山明明是桥瑁的命令,怎么出了事却是他县令背锅啊。
桥瑁看着斥候,怒斥一声。
“愣着干嘛,还不派人去追!”
“喏。”
桥瑁剜了张邑一眼,拂袖离开了草庐。
见桥瑁出了草庐,东阿县丞王度走了进来,看着张邑躺在地上,面带不解。
(ps:县丞职位仅低于县令,主司文职和仓储。)
“大人,您这是…”
张邑抬手正要打,待看清来者后还是及时停住了手。这东阿县丞王度和东阿豪族薛家有亲,可是打不得的。
“这该死的程立。”
桥瑁怼不得,王度打不得,张邑身为一县之长,只好把怒气转嫁到家族并不显赫的程立身上。
…
一个时辰后,根据黄巾贼寇在小东山留下的痕迹,五千郡兵一路尾随,来到打靶山葫芦口外。
正当五千郡兵准备涌入葫芦口的时候,远处似乎听到争吵,桥瑁骑于马上,问询身边的都尉。
“何人喧哗?”
半盏茶的功夫,都尉策马赶了回来,说道。
“禀府君,是东阿人士程立求见,言明退敌之策。”
桥瑁眉头一皱,沉声说道。
“放他进来。”
“喏。”
不多时,程立被几个郡兵架着双肩给带到桥瑁跟前,他正了正衣冠,拱手施礼。
“草民程立,参见府君。”
东阿县令张邑看了程立一眼,阴恻恻的说了句:“不过一书生耳。”
贼寇逃脱,桥瑁本就不悦,加上张邑在一旁冷嘲热讽,便显得更加不耐烦,问道:“何事?”
程立知道张县令有意为难他,心中幽叹一声,面色不改,应道。
“打靶山的葫芦入口通道狭长,极易设伏。听闻敌酋是益州而来的道士,颇擅兵法,竟从皇甫将军手中逃脱。草民恐府君遭贼寇设计,愿献一策。”
听程立如此说,桥瑁也逐渐冷静了下来。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皇甫嵩在阳谷烧杀了两万贼寇,偏偏跑了这一千人出来,说不定真有什么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