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时,鸡头山山脚。
桥瑁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鸡头山下,问道:“贼寇可有突围?”
东阿县令张邑抱拳应道:“不曾。”
“可曾探得贼寇踪迹。”
张邑尴尬的陪着笑,应道:“亦不曾。”
“这就怪了。”
这都三天两夜了,难道这伙贼寇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甘愿饿死在山上?
桥瑁看向鸡头山山巅,距离遥远加上树木遮蔽瞧不真切,他挥了挥手,朝山上一指。
“上山。”
“喏。”
鸡头山下四千余郡兵拔营集结,其中二千郡兵朝着上头前进,其余两千余郡兵结庐驻守,由桥瑁坐镇山腰。只待找到这些贼寇的尸首,他也就彻底心安了。
半个时辰后,斥候来到山腰禀报。
“禀大人,贼寇在山巅建造了简易的营寨,但并无踪迹。”
“没有踪迹?”
桥瑁一巴掌拍在木桌上,怒目而视。
“四面围山,难不成他们能跑?可恶,继续找,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是。”
斥候见桥瑁发怒,迅速退出山腰。
站在桥瑁身旁的张邑只觉面部一抽,这该死的程立,真是个乌鸦嘴!
“张县令,怎么了?”桥瑁余怒未消,看向一旁的张邑。
张邑吓的额头溢出一丝冷汗,强忍着回应道:“没…没什么,府君大人莫要着急,不日便会传来捷报。”
“但愿如此。”
话虽这么说,桥瑁仍觉得心有不安。
见桥瑁没有继续追问,张邑暗舒一口气。
…
半个时辰后。
斥候带着急促的步伐来草庐,单膝跪下。
“禀大人,鸡头山都找遍了,并未发现贼寇的踪迹。”
桥瑁闻言大怒,举手便给了斥候一记耳光。
“找不到你还回来?”
“禀大人。”斥候双手抱拳,不敢捂脸,继续解释道“弟兄们之前并未在小东山布置哨位,方才搜山才察觉出端倪,已在小东山山巅发现贼寇炊食的痕迹。贼寇恐已向南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