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殷欣听赵子伟讲到这里,心里很难过,一个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原本想到新加坡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个国家做点贡献,却没想到被大材小用不说,还被人如此数落!真是岂有此理!她非常同情地看着赵子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他才好。
赵子伟笑了笑,说道:“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殷欣这时想到了苏菲,苏菲如果不是靠着她的美貌和女人的优势,可能真的也是很难出头,她此时此刻才真正理解了苏菲。
殷欣对赵子伟说:“我的公司也有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同事,上海来的,本来在中国挺好的,名牌大学当讲师,还搞课题研究,结果来到这个公司两个月多一直打杂儿,后来她竭力争取,现在刚刚开始做一个小项目,一个多层停车场。你知道,我在设计院的时候,这样的小项目都不接的。”她看着赵子伟,停了一下说:“我觉得,其实他们没有必要请我们这些专业人士过来的。”
赵子伟想了一下说:“新加坡现在在腾飞,专业人士他们肯定是需要的,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在中介那儿。中介不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而新加坡的很多专业跟我们所学的专业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就是‘拉郎配’,只要这边有公司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中介就从中国找,只要差不多就行了,这份工作不一定跟我们所学的专业对口,这样就造成了有很多人来了新加坡以后感觉工作上很吃力或者很简单没意思,所以他们就选择回国或者转道去了别的国家。你看我在简历里写得很清楚,我研究生的主攻科目是钢结构,而现在做的水沟跟钢结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现在做的工作其实根本不需要大学生,大专生都多余,只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工头就行了。”
殷欣点点头,她很赞同赵子伟的观点。她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不想在这儿浪费时间,出国之前我已经考了托福,原来我是想如果这里有发展可能就不去美国了,来了一看是这种情况,刚干了两个星期,我就决定要走了。”
“啊?你要去美国?”殷欣惊讶地看着赵子伟。
“对,我给美国的几所学校寄了申请,去读博士。”
“你的女朋友不是在洛杉矶吗?”
“其实,说是为了女朋友才出国只是一个借口,这种事情要靠缘分。”赵子伟看了看殷欣,笑了笑。
殷欣的心里有些难过,原以为赵子伟可以在新加坡成为她心灵上的依托、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他这一走,自己好像又变成了一艘没有了方向标、在大海中独自行进的航船。
赵子伟好像猜到了殷欣在想什么,微笑着说:“很多事你必须亲自去经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你说是吗?”
殷欣点了点头,她知道赵子伟的意思是很多事情必须要自己去体验、分析,然后再抉择。她问道:“那你的老板会放你走吗?”
赵子伟想了想说:“你别看他说话粗鲁,但是人还是讲道理的,我跟他好好说,问题应该不大。”他笑了笑,开玩笑地说:“他不是说要送我回中国吗?不用他送,我自己走。”他低头看着面前的饮料杯停了一下,又接着说:“走一步说一步,别想这么多,咱们今天就是吃好,玩儿好。我带了相机,一会儿多拍几张照片。”
“哎。”殷欣答应着,她看着赵子伟很为他难过,相比之下自己真的还是比较幸运的。她也很佩服赵子伟的豁达,男子汉就是得这样,拿得起放得下。慢慢的,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子伟和殷欣坐地铁又搭巴士去了东海岸公园,跟所有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人们一样,殷欣又叫又跳,她张开双臂、面向大海,深深呼吸着带着咸味的海风,她感觉所有的烦恼和不如意都随着海风飘逝了。
赵子伟见殷欣陶醉的样子,也没打搅她,拿出相机来,拍了几张特写。接着两个人又去了海滩捡贝壳、看孩子们堆沙堡,在椰林之间也拍了不少照片。最后,他们来到了防浪堤上,面对大海坐了下来,看着远处不断鸣响汽笛的油船,各自想着心事。
赵子伟的目光看向远方,说:“我们不管在哪里,在做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来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变故。”
殷欣看着赵子伟,不明白他说这句话的意思。
赵子伟笑了笑问道:“你有没有听过小和尚种花的故事。”
殷欣摇了摇头。
赵子伟接着给殷欣讲了这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有一天,老方丈给了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把花种种在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
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刮起了一阵强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很着急,心想:这下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他连忙拿了扫帚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谁知,这时天上又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屋内,哭着对方丈说,自己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方丈听了并没有怪罪小和尚,而是微笑着说道:“随安”。
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讲完了故事,赵子伟看着殷欣,说:“随遇、随缘、随安、随喜就是随遇而安的四种状态,我们活在世上可定会遇到很多的坎坷,甚至不幸,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必须学会顺势而为。你看,你刚到公司的时候让你打杂儿,幸好你看得开,没做什么太过激的决定,所以才有了今天去做项目。你说的那位扫地的研究生,我就觉得他的反应有点太过了。现在我们来新加坡打工,虽然我们的学历高,但是本地的很多老板大多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只是抓住了机会,创出了一番天地,就像近些年中国搞经济,很多人一跃成为了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你不能说他们完全靠的是运气,他们能抓住机遇成功,就说明他们有过人之处。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不能把自己跟他们摆在同一层次,觉得自己学历高还要受制于这些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你必须很清楚此时你的身份和地位,你的身份是一个外来打工者,你的地位是一名雇员,不管他有没有受过教育,他是你的老板,你就得听命于他。再有,你也要清楚你来这里的目的,对你来说,是来开眼界、体验生活,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你说的那位扫地的研究生,他是一怒之下回国了,但是损失呢?还得自己承受。如果说他出国的目的也是为了开眼界,他这样做的结果呢?出来一趟什么也没看见,还生了一肚子气回去,得不偿失!”
殷欣点着头,他很赞同赵子伟的观点,这年龄大几岁就是考虑问题比较自己成熟!虽然苏菲的观点跟赵子伟的不尽相同,苏菲认为这个赌气回国的研究生敢想敢干,为中国人争了光,但是听了赵子伟的一席话,殷欣还是觉得赵子伟看问题比较深远。她想起了前几天发生在jennifer、jane和苏菲身上的那件事,就跟赵子伟简单地讲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赵子伟从始至终都在认真地听殷欣讲述。
殷欣最后说:“苏菲虽然看到别人毅然决然回国很钦佩,但是事情发生在她自己身上想法就不一样了,她觉得我们在这里没有靠山,拿的又是工作准证,弄不好公司就会取消我们的准证,结果就是得回国,所以能忍的时候还是得忍。”
赵子伟很赞同苏菲的观点,说道:“你的这位同事做得对,我们在这里是外国人,无依无靠,所以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尽量不要去惹事。不过我感觉新加坡人还是不错的,有礼貌,讲道理,简单直接,跟他们多接触对我们没什么坏处。新加坡这个国家法律很严,在这里,只要你安分守己,遵纪守法,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儿。”
殷欣点着头,把赵子伟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
不时有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赵子伟看着渐渐远去的飞机,自言自语道:“人生有很多驿站,每一次停留都可能是你最终人生终结的地方,也可能只是休息整顿的地方,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远、走更长的路。”
殷欣在心里琢磨着赵子伟说的这几句话,问着自己:这里应该不是我人生终结的地方,我的下一站是回国吗?她转头看着赵子伟,感觉身边的这个男人,别看长得高大健壮,其实心思非常缜密,很有思想,如果他不去美国留在新加坡,那该多好啊!
夕阳西下,赵子伟看了看殷欣,说:“走吧,明天还要做工呢!”
殷欣有点舍不得,问道:“赵大哥,你去美国读完书会回国吗?”
赵子伟笑了笑说:“不知道,太久远的事情。”
殷欣也苦笑了一下,站起来跟着赵子伟向巴士车站走去。
第二天午餐时间,殷欣和苏菲照例一同去餐厅吃饭,两个中国来的美女午餐时形影不离,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不再像开始的时候总是向她们投来好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