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看了看陈彭寿写给自己的推荐书信,他二话不说,便让杜杲做了自己的心腹幕僚。
就在杜杲做了江淮制置使李珏的心腹幕僚后不久,金宣帝完颜珣(名:吾睹补)在主战派的怂恿下,令大将完颜合达领十万精兵南下伐宋。
当得到金军已在滁州对面,搭起帐篷,准备择日攻宋的消息时,李珏连忙向杜杲讨教对策。
杜杲计言:“大人毋须紧张,金兵不善水性,此次完颜合达定然是要花掉一定的时间准备船只,只要拆掉沿江、沿淮的所有浮桥,并在沿长江、淮河靠南之处,多扎篱笆,金兵的船只便难以靠岸,而我们的宋军就可在南岸射出含有火油的利箭,到时候的金兵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烧死、淹死,若有此般结果,大人何愁金兵不退?”李珏一听,顿时精神抖擞,连连点头应许。
果不其然,完颜合达将北边征来的船只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地向南边驶来,快到岸边时,所有的船只皆被篱笆卡住,动弹不得,完颜合达令金兵下河,可这虽说临近南岸,但水深至少也没过头顶,金人不善水性,只能扑腾几下沉没水里,而此时的南岸箭如疾雨,将火油带到金兵船上,不消半天的工夫,所有的船只皆烧成灰烬。见此,杜杲亲自带人将跳入水里的完颜合达救到了南岸,并派人将他送到金国。
宋军大都不解杜杲的做法,就连李珏也一头雾水,暗想:金、宋两国乃深雠大恨,你杜杲不但救了完颜合达,还派人把他送至金朝,其做法有悖常理,不合规矩。
杜杲见李珏大人耳闻宋军完胜的消息后,不但没有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反而一脸无奈、忧心忡忡,于是连忙询问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救金将完颜合达,难道你杜杲不知他完颜合达曾经肆意杀戮我大宋王军?”
杜杲一板一眼地认真说道:“眼下的蒙古为何不敢南下伐宋,那是因为两国的中间还隔着一个大金帝国,若是金国被蒙古消灭,我们大宋则必须直接面对蒙古帝国,唇亡齿寒的教训深刻,当蒙古逐渐强大之后,他完颜合达力谏金帝放下仇恨,极力主张联宋抗蒙,他此次带兵南下攻宋,实是无可奈何的行为举止,大人可想想:完颜合达是金国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又岂会做出如此低级的错误决定,让所有的船只连成一片……”
“子昕此话不无道理,可光靠他完颜合达一人能管用吗?联金抗蒙就是国人都难以接受。”
杜杲肃然正言:“再难接受,宋人也要放弃仇恨,这关乎社稷、朝廷命运,若是宋蒙联合伐金,那么金国灭亡之后,蒙古人就一定会一路南下消灭宋国,在下所言决然不是危言耸听。”
李珏听后,频频点头,举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