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示赞同,思忖半晌,如实道:“皇上,您猜得一点没错对,耶律沙的确是为燕国而来。方才微臣更衣完毕,在竹林外遇见他,他向微臣提议许遥二国联手灭燕,事成之后,以贺兰山为界限,遥辇国取东五府而我国取西十二府。微臣以为这笔买卖划不来,所以并没有给他明确答复。”
他摸了摸下巴,饶有兴致地抱臂看我道:“为什么会觉得划不来?”
“贺兰山以东大都是繁华的商业重镇,且有丰沃的草原,而以西却是荒芜的沙漠和隔壁,人烟稀少,既不能耕种又不能放牧,收了那十二府唯一的好处就是版图更大一些,没什么实质用处。”
裴少卿笑道:“笨小嫣,人家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你,你却不识货。”
我不解道:“最好的东西?什么意思?”
他耐心地解释道:“甘肃府的敦煌城位于贺兰山以西,虽地处荒漠,却扼住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东西通商的要塞。从前我朝与西域各国通商,总要收到燕国的钳制,近几年许燕邦交不善,敦煌渐渐成为我朝的心腹之患。倘若能将敦煌收入版图,往后不但能不再受制于人,还能设卡收税,充盈国库。遥辇国想要那些商业重镇给他们便是,父皇重商,我朝本就商业发达,单单江南一府的商业收入就能倍于那五府的所有收入。所以,我们不要也罢。”
经他以一点拨,我顿觉茅塞顿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皇上说的是。照您的意思,是打算答应遥辇国的盟约吗?”
他略略掀起眼皮,似笑非笑地望了我一眼,笑道:“小嫣觉得我该答应吗?”
想起方才耶律沙的那句玩笑话,不觉耳根微烫。我讪讪一笑,道:“如此大事,微臣如何能做的了主,一切单凭皇上吩咐。”
裴少卿正色道:“不要着急答应,但也不要一口回绝,且观后效。遥辇国主耶律修为人阴险狡诈,城府极深,他究竟打什么算盘你我都不知道,很能难说他会不会临阵倒打一耙。”
“微臣明白。”
他忽然凑近几分,湿热的气息喷洒在我的脸颊上,如同一把燎原的春风将我吹得面红耳赤。他说:“小嫣,我不是说过吗,没有旁人的时候,就不要说什么皇上微臣的了,叫朕‘少卿’便是。”
我不由自主地朝后缩了缩,讪讪笑道:“微臣不敢。”
裴少卿神色一黯,眸中若有雨打春花,凄艳艳的,嘟囔道:“早知道你会这样……”语毕,他默默地转过头不再说话。我也是垂眸不语,彼此无言,周遭的空气似是有些凝滞。
半晌之后,他才出言打破沉默,闷声闷气地问:“对了,江南兼并土地之事查得如何了?”
我忙敛了心神,道:“前不久微臣派了几名年轻官员前去督办案件,相信很快便能查清其中原委。不过,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嫌疑最大的便是王氏。”
“王氏横行多年,以前我尚且年幼,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了。但他们不但不知收敛,反而越发放弃。事到如今,王氏不得不治。但倘若果真要开战,我少不了要倚仗他们。你说,我当如何是好?”
我知道裴少卿一直以来都很头疼王氏之事——不罚,难以收权,养虎为患;罚了,权力断层,朝政动荡。我虽想要为师父报仇,却也不好逼他逼得太紧。思量一瞬,我试探道:“皇上素来任人唯贤,不若借住这次良机,大胆启用年轻将帅,慢慢地收回王氏的兵权,不用急于一时。”
他点头,道叹息:“容朕再想想。”
☆、51金枝委地无人拾(2)
三日后,我与沈洛启程前往江南。
为保我的安全,此行只有裴少卿一人知晓,对外只称我抱病在家休养。其实我本没打算亲自去江南,但前些天,派去督办案件的官员传信回来,说是巡抚衙门内发生了失窃案,竟有三本整理好的地籍和地契不翼而飞。
依照我朝律例,凡买卖土地,皆要经得官府同意,所签地契一式三份,除买卖双方之外,另有一份交予官府备案。而地籍则是我朝土地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记录着土地的权属、面积、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资料。若是想要指控王氏兼并土地、私窃赋税,整理好的地籍和地契便是不可或缺的证据。
之前,我曾再三叮嘱李斐,一定要派高手十二个时辰看守地籍和地契,怕的就是王氏先下手为强。不曾料想,百密终有一疏,还是让他们的人钻了空子。有本事从巡抚衙门偷走地籍的人,显然不是寻常百姓。若我猜得没错,江南那群地方官员之中必然有人是王氏的人。老狐狸担心东窗事发,所以命人毁尸灭迹,偷走地籍,想要以此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