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高演上疏惹猜忌 鞭打令史严驭下

高齐说 第1步 1519 字 2022-10-30

“火狐裘?”高洋坐直了身子,神色有些冰冷。

母后前些日子犯了眼疾,听说是经常熬夜做针线活所致。

小时候父亲东征西战,家中都是母后当家做主。那时贫寒,她经常亲自纺织,给每个孩子做衣服,连姨娘的孩子都有。还领着家中女眷们动手缝制军服,给军队补给用。后来家境慢慢变好,母后便很少做针线活。

不知这回怎么又做上了针线活,他十分惦记,但那段时间他头痛难忍,天天喝酒解痛,怕母亲见了自己生气,因此便着人给母后送去许多补品,还派了主衣局的侍女去帮忙。可是后来听说都被打发回去了,母后说要自己做。

如今想起来,当时主衣局来回话说母后做的是一件火狐裘。火狐稀有,北部进贡来的一共也就那么几条,他都给了母亲。没想到,母亲忍着眼疾熬夜把它做成了狐裘给了六弟!

“啪!”茶盏从案上飞了出去,摔在地上,满地碎瓷片。

屋内人担惊受怕的跪了一地。高洋额头青筋暴起,从小到大,母后眼里有大哥,有六弟,有九弟,就是没有他!

“来人!去尚书府!”

今天他倒要看看六弟有什么不同!

杨愔暗自高兴,他曾多次私下谏言,高演和高湛才能不凡,又是嫡出,并不是能甘居人臣之人,不可身居要位。可高洋念及亲情,屡屡对他二人加官进爵,如今已是大权在握,若不趁早削藩,恐怕迟早会酿成大祸。

眼前倒是一个好机会。

高演前些日子陪夫人赏花,淋雨染了风寒,卧床数日,这会刚能下了床,便一刻也不耽搁的到尚书府处理公务。

他平日里对待家人温和宽后,但对待公务却十分严厉。尚书郎如果分析判断有误,就加以鞭打,令史如果干了不法的事,就刑讯追究。但是对于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他又会不问出身极力推荐,并加以重用。如此赏罚分明,使得高演深得人心。也因此他手下众人公务上恪尽职守,谨慎小心,很少出差错。在各省各部是出了名的。

可没想到这几日,他染了风寒,在家修养,尚书省便出了事。

新来的两个令史不了解高演的脾气,趁着他不在,借口外出办事,溜达去了酒楼喝酒,喝醉了与同在店里喝酒的集书省的李荣发生了口角。

李荣是京城里的太子爷,一般人不敢轻易招惹。可这令史也不是什么平民之家,又自认为身在尚书省,就比别人都高一等。于是一来二去双方便吵了起来。李荣前段时间受了孝琬的气,十分不待见尚书省的人,此刻见了令史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更是来气。于是二人谁也不让谁,最后还险些动了手。

这件事之后,李荣挨了散骑常侍王大人一顿训斥,但因为事情没有闹大,又碍于李家势力,于是也就不再追究。

可没想到高演不知从哪听说了此事,他治下一向严厉,且小过不惩戒,必然犯大错。于是刚回来便把两个令史都叫了过来。

二人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高演端坐在案旁,神色凌厉,脸色还有些苍白。

“把来龙去脉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