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社稷重臣

我举旗造反,有私心,但是更多的还是公心,我想要还全天下一个安宁的太平世界,让全天下百姓吃上一碗饱饭,所以,他大明王朝需要灭亡,也必须灭亡!”

一席话说的李邦华立时楞在原地,许久不得动弹。

半晌后,李邦华仰天长叹一口气,大声说道:“陛下啊,你看看这天下吧,你睁开眼看看啊,连后辈之人都不愿再为大明卖力,这大明的希望何在啊?希望何在啊?”

说完后,李邦华不禁流下了两行清泪。

他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读的日子,他读书时,家中穷困,想去北京参加科举,家中却拿不出路费来。

他和父亲两人相互激励,父子俩身穿布衣,从盘谷老家出发,徒步走到京师参加科举,最终,自己高中进士,得了一泾县知县,从此开始步入大明政坛。

他记得,那是万历三十二年,自己当时刚刚过而立之年,他怀着满腔抱负踏入了官场,把泾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朝廷本欲升他为御史,结果当时党争起,自己不过为顾宪成说了几句话,就被指为东林党人,遭到牵连。

细细算来,宦海沉浮三十余年,他赋闲在家的日子比当官的日子还要久。

这难道是他的问题吗?

不,不是,是大明朝廷的问题,是皇帝的问题,是那些参赞军机的大臣们的问题。

他李邦华若愿意同流合污,今日哪会在这小小的峡江县里赋闲,恐怕早已官居一品了。

天空不知何时飘下几滴细雨,渐渐的,雨越下越大。

“李公,春雨寒,请入帐中歇息,学生已经备了饭食,还请李公赏脸!”

李邦华用手抹了一把眼泪,而后转头对莫谦说:“既是有心,那老夫就不推辞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