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众人各自抬头一看,乔治庸已经来了,于是赶紧都闭了嘴。

乔治庸看到大家安静下来,这才在中间的座位上坐下,然后对着下边拱了拱手说道:“看来大家已经清楚了,这一回燕王千岁命咱们每年进贡200万两白银,大家有个什么章程?”

底下的人刚才还在那里吵闹,现在听了乔治庸的问话,反而是没有人开口了,毕竟这可不是小事,如果当天出来反对当了出头鸟,被贾珂知道了,以后还能有好。

乔治庸见他们不吭气,于是站起来说道:“我知道,大家都舍不得银子,不过咱们在朝廷上的那些靠山都是在贾珂手底下吃饭的,竟然连他们都喂饱了,却不给贾珂一点儿好处,他哪里能够答应。”

乔致庸一说完这句话,底下的那些商界大佬们便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乔治庸说的不错,他们那些支援过的朝廷众臣也不在少数,可是对于这个朝廷上说一不二的贾珂,却没有一两银子进贡,现在贾珂要银子,如果他们敢不答应,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乔致庸见到下边的风向已经变了,这才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就凑200万两银子给他,也算是花钱免灾,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其他人听了之后虽然有些不大情愿,毕竟是善财难舍,但是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也只能无奈的答应了。

乔治庸见底下的人答应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慷慨地说道:“这一回我们乔家每年出50万两银子,也算是给大家分忧了,剩下的大家凑一凑也不算多为难。”

底下的那些商人们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毕竟乔治庸作为晋商的领袖,这一回拿的钱可算是最多了。

乔治庸见这些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各自分配完所各家所要上供的银两,这才放心,然后接着说:“大家三天之内把银子送到我府上,我命人开了银票,送到燕王千岁的府上,让燕王千岁在京城中的票号中直接提取。”

晋商这里商量完之后,马上就行动起来,没有几天的功夫,一张200万两的银票就送到了贾珂的案前。

贾珂看着眼前的银票不由得点点头,这晋商不愧是三大商帮的领袖,行动就是快,而且眼睛也放得很亮。

贾珂拿着银票向旁边的李德善说道:“你带着银票去晋商的那些票号,把银子给我提回来,银子放在别人手里,我总是不放心的。”

李德善听了,赶紧接过银票,然后拍胸脯保证,今天夜里一定把银子送到燕王府的银库中。

贾珂的燕王府现在已经修缮了大半,还有许多精巧的建筑没有修完,不过银库这样重要的地位,已经提前修缮完毕,已经投入了使用。

徽商的鲍漱芳虽然速度比晋商慢了许多,但是最后还是把银子押解到了京城,送到了贾珂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