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明着放权,朱瞻基手里的锦衣卫和咨情司依旧严密地监督着整个官场系统,各部事务在这两个衙门都有备份,每十天也会做成简报的形式汇报到朱瞻基这里。
一些事他可以放手,但是整个朝廷的大小事务,身为监国太孙,必须要有一个了解。
而且,一些不符合他处理意见的,也能拿出来彰显一下他的存在,不要让那些大臣就认为他好蒙骗。
不过整体说起来,他这个监国太孙还是当的比较轻松的。
以至于,有时候下午还会觉得无聊,想着是不是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这样挺好的。
“殿下,请留步……”
朱瞻基回头一看,是国子监祭酒,大学士胡俨。“胡爱卿还有事务?”
胡俨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叠奏折说道:“臣日日见殿下,自然不会跟那些外臣来争着见殿下。不过这秋闱的各地主考官已经挑选出来了,还想请殿下先过目,然后到朝堂上廷议。”
秋闱是中秋节之后,桂花开放的季节开考,所以又叫桂榜。
过两天就是六月初一了,有些地方远隔千里,这主考官也的确该选拔出来,让他们出发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接过了奏折说道:“孤下午就看,明日给爱卿意见。”
胡俨又躬身问道:“据闻殿下要在明年春闱的考题里加上夷人时政,地理,可有此事?”
朱瞻基也不掩饰,直接点了点头说道:“孤正有此意。”
“这八股文考核乃是太祖……”
朱瞻基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爱卿就不要提历史,祖制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大明连读书人都找不出几个,国子监设立二十年,里面的学生还没有考核就被委派各处任职。可是如今呢?今日的读书人十倍于当初,还能用同样的考题吗?何况我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日日有新变化,地域越来越大。那些只会读死书,写几篇文章,却不懂农事,不懂外交,不懂天下各地风情的腐儒要来何用?”
胡俨被他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朱瞻基很担心他有脑血管病,一个不好就脑出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