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想要大唐的百姓全部使用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工具,大唐现在的钢铁产量,至少要翻十翻,怎么翻?当然是由这座巨无霸冶炼作坊来翻。

都不用马周多操心,韦叔谐这样的关中煤炭大亨就找上了他,你建这么大的冶炼作坊,得用多少煤啊!是不是得采购,而且是长期采购。

所以,很快,冶炼作坊旁边的那个由水泥路分割出来的大方格也开始有人在做基建了,马周按照孙享福交待的套路,给韦叔谐阐述了煤炭,对于整个渭南新城的重要性,未来,可不止冶炼作坊这一个用煤大户,陶瓷作坊,琉璃作坊,甚至水泥,造纸等等等,各项产业,都需要大量的煤炭,所以,这个煤炭作坊还不能开的太小了。

于是,韦家砸锅卖铁,凑齐了五十万贯,请项目组为他建造一座未来可供应整个渭南工业区使用的超大煤炭作坊。

从这之后,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谁谁谁,什么产业的作坊落户渭南新城的消息出来,然后,各行各业的人开始来找马周谈生意了。

所以,李世民登上北巡的马车的时候,是非常开心,兴奋的,因为,在他离开之前,看到了关中改革,以及渭南新城建设项目计划的初步成功。

而且,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关中大地今年的夏粮全面丰收,史无前例的丰收,有些麦田亩产居然达到了七石多,低的,也有四石左右,平均产量都是五石多,关中人,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田地,就种出了可供所有人食用一年以上的粮食,还有瓜果,棉花等其它农作物产量无算。

他的车架在经过水泥大路时候,将沿途百姓丰收的场景看了个实在,许多百姓都将自己田地里产出来的西瓜,哈蜜瓜,香瓜等捧出来敬献给他,让他感动万分,收东西收到手软。

而这些以往小老百姓们根本吃不到的东西,今年,却是可以敞开吃了,因为从田地里各种作物的产量来看,今年他们是具备饱餐一年的经济实力的。

第308章 准备迎接

被百姓打心里的爱戴的那种感觉是非常爽的,所以,即便是大热天的,李世民也没有让队伍走的太快,他要尽可能多的看到百姓的笑脸,说白了,就是想赚取更多的民心。

他这次北上,可不是自己独自一个人去的,满朝文武中,实职官员基本都随行,连长安的大军都带去了五万,谁叫今年各地提前丰收,国家有粮呢!

留下来监国的是长孙皇后和宰相萧瑀,一个主掌皇宫内务,一个主掌长安政务,长孙皇后基本就是老样子没变,萧瑀则是有的忙,帮关中百姓把田地里产出的东西卖出去就是他的任务,至于其它的政务方面的奏章,会直接转奏到善阳,反正各部官员都随着李世民往善阳赶了。

幸福村自从田地里的农作物开始成熟,就每天都在报纸上刊登收购农作物的广告,随着这些广告不断的轰炸,百姓们也知道了自己种出来的这些东西的行情。

除了粮食之外,百姓们田地里种出来的棉花,西瓜,哈密瓜,香瓜等农作物,在幸福村都有最低保护价收购,别的人想用低价骗走他们的收成,是不可能的。

通过赵幕春事件,孙享福一早就考虑到了产出过多这个问题,所以,在等农作物成熟的这段时间里,幸福村建造了很多个大仓库,而渭水之上,两万石载重的大水轮船至少停靠了十艘,一万石左右的小水轮船,也停靠了近百艘,这差不多是杨顺水的船厂这三年生产出来的所有货运船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