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总总事情让李世民意识到了岭南的重要性,他派两位大臣来,就是想彻底的将岭南管起来了。
“登记造册或可,收税恐怕还要暂缓,岭南之地除了各州州城周边百里之内,大多数地方还都是由部落首领统治的村寨,即便是越公有大酋长的身份,也管不到很细,两位大人还需循序渐进,凡事与越公多商议为好。”
孙享福之所以能在岭南之地诸事顺畅,是因为他帮岭南之地的百姓医治好了大肚症,大家把他当恩人看待,而孙享福自己身上,也没有什么官僚主义的做派,很平易近人。
所以,对于这些名字都只是用一个奇怪的喊声代替的獠人和夷人,能做到登记造册,就已经很难了。但若是突然给他们套上一些朝廷的规矩,恐怕根本执行不下去。
首先,部落的统领就不会同意白白的将自己部落的产出交给朝廷,毕竟,他们的生活也很艰难,而那些獠人和夷人,往往对自己的部落首领是盲从的,就像冯盎需要召集壮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部落里的人基本都是不问原因,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而这些部落的首领很少有学习中原文化的,你跟他们讲封建君臣那一套,他们根本听不懂,想要他们无条件服从汉人,几乎不可能。
“那此事便从长计议,还有一事,陛下和满朝大臣都有疑惑,却是需要我等亲自验证,正明密奏中所言,亩产八石的稻谷,是否属实?”李公淹明显没有韦叔谐那么耐得住性子,等孙享福说完话,便接话问道。
第140章 和韦氏的合作
由于占城稻的引进和孙享福带来的几种工艺,岭南的经济可能出现一次大飞跃,但也仅仅只是在经济上而已,若要使这一地区像汉民一样的归服王化,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在韦叔谐和李公淹的身体大好之后,冯盎用较为正式的礼节接见了他们,对于这种排练好的仪式,孙享福没有什么兴趣,虽然知道这可能是会被记入史册的事件。
仪式过后,越国公府大开宴席,岭南十二州的长官级人物尽数到齐,当然,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冯盎的子侄,算上刚刚下地会跑的,冯盎总共有三十个儿子,孙子辈那就更多了,不过目前还没有成年出仕的。
见到这个场面,韦叔谐和李公淹对冯盎在岭南的势力才有个具体的感受,被邀请出席宴席的还有孙享福,李淳风和玄奘。三人很自然的就凑在了一起。
“这几日病患营的情况还好吧!”
“嗯,第二批用药的患者也大多能够痊愈出了营,不过新患病的人一直有源源不断的被送过来,病患营的人数倒是有增无减。”李淳风点了点头道。
“听说朝廷派了十多个医官来,到病患营去看过了吧!情况怎么样?”孙享福继续问道。
“呵呵,不太好,看了两日,那些医官差不多学会医治这大肚症了,不过他们穿着一身官服,夷民们却都不敢让他们医治,目前还没有亲自动手医治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