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汉帝国的官方记载,赵进是徐州卫的百户出身,大明世袭军官体系的中层一员,但更权威的说法,赵进父亲是刽子手,母亲是屠户的女儿,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注定是贱役,尽管会有不错的生活,可政治地位却不高,不能享受完全的公民权利,如果读者们不能理解的话,请按照种姓制度中的低种姓或者贱民去理解,当然,细节上有很多很多的不同。
在赵进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明帝国一如既往的不好,却也没有坏到那里去,而赵进父亲的灰色收入足可以保证他们很体面的生活,周围的人也会对赵家保持足够的尊敬,在华夏世界,明面上的政治地位和真实的社会地位完全两码事,比如士农工商,农民要比商人高贵很多……
而且在赵进的成长过程中,他很少离开徐州区域,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下,夺取天下的想法如何产生,让后来的研究者无比好奇。
尽管大汉帝国崇尚质朴刚健,可描述赵进的官方文字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比如说长在赵家小院里好似冠盖的大树,比如说曾在赵家房顶看到好似火灾的红光,比如说赵进睡觉时候有人眼花错看成了龙,还有黄河洪灾曾有龙的影子进入赵家,林林总总,在华夏历史上各种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的,近乎泛滥的帝王起源征兆。
大汉太祖赵进研究(二)
赵进“何时”有夺取天下的想法,从华夏到世界的其他地方,摒弃那些并不可信的神话传说,每个人都对真相无比好奇。
除了那些靠继承取得皇位的帝王,英雄、枭雄狗雄们不管史书如何为他们粉饰,他们在一开始都不会有这样巨大的志向,往往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加上时运,当实力和时机到了某个点之后才决定冲击顶点,这是常理,也是常态,不管华夏世界,或者欧洲大陆,甚至蛮荒的美洲,都是如此。
但赵进不同,对于“何时”那个问题,答案,如果我们承认他是答案的话,那么早就明晰了。
和华夏世界的历代帝王不同,赵进没有禁毁前代不利于自己的史料,恰好明代文人对于笔记有远超出前代和其他地域的热情,无论真实记载或是传说谣言,有心人总会在里面发现真相,至少是真相的碎片。
只是从这浩若烟海的文字资料中得出的结论太不可思议,如果这就是答案,如果这就是真相,那未免太骇人听闻,太不可思议。
大汉太祖,这个世界帝国的开创者,或许在他是个十岁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成为帝皇,夺取天下,甚至是夺取这个世界的念头。
多么不可思议,一个少年,一个身处偏僻之地的少年,没受过教育的父母,怎么会有同样的想法,要知道,同样的年龄,甚至连皇室子弟都未必会有这样的概念。
可这个结论,这个或许的“答案”,又有他的理所当然,观察大汉太祖赵进的一生,他的十岁之前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平平无奇,赵进的父亲为了锻炼他的胆量,带赵进去观看执行死刑的场面,他收到惊吓昏厥,濒临死亡,然后又运气很好,但并不算如何神奇的醒来。
从那一刻,赵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开始有迹可循,都开始充满了目的性,是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少年会有如此严整的计划,如果我们认定这是他自己的计划,从自己的十岁谋划到了自己成年,并且每一步计划都成功了。
首先,他通过儿戏一样的比武筛选自己的同伴,那几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我们无需一一列出,这些人的存在也被认为是赵进的“天命”,在华夏世界的语境里,初代帝王在贫寒时总会一些默默无闻的英才汇聚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