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何以见得?”刘浓看了看她,只见她也是浑身披甲,朝阳射在那明光煜煜的铠甲上,泛着刺眼的光辉,忍不住地暗中腹诽:此甲甚华,华者华也,却极易遭人眼羡,且为人所注……

荀娘子见他嘴角微裂,心中愠怒,喝道:“汝阴非同淮南,坞堡内,便是昔日未行南渡之士族,皆有私军过千。此郡,胡人窃占多年,安知其心在胡、亦或向晋?如此招摇过境,汝岂能至上蔡?!”

刘浓笑道:“荀娘子聪慧过人,洞悉世情若观火。然,刘浓却有一疑,不知小娘子可否为刘浓解惑?”

荀娘子冷声道:“汝且言来!”

刘浓道:“若刘浓未行记错,荀娘子昔日所言,乃是愿睹刘浓败象之意。不知,今日却为何出言相劝?”

“嗯,汝敢戏耍于我?!”

荀娘子秀眉一挑,右手下意识的便按向腰间华丽长剑。

雌虎不可戏!刘浓剑眉一簇,趁她尚未将剑拔出来之际,拱了拱手,正色道:“荀娘子勿怒,刘浓岂敢戏耍小娘子。实乃前往上蔡尚有六百余里,若一味低头行事,恐反为人欺!”言至此处,话锋一变,笑道:“而堡内既是士族子弟,刘浓理当前往,投帖拜访。”

“投帖、拜访?!”荀娘子秀眉凝成了川字。

“然也!”

刘浓按着楚殇,摧着马,轻跑两步,半眯着眼看向远方。

远方,一座硕大的褐色坞堡嵌在山体下,箭楼林立、状若城池;护城河三面环围,深一丈,宽三丈;墙上执刀持箭者四下往来,不时听闻阵阵吆喝声。此堡乃是汝阴昌氏所建,方圆三十里,皆为昌氏所有,拥村落十余,坞民两千,部曲五百。

此时,昌氏家主昌任,据胡凳而坐,眉头紧皱。在他的面前有一方矮案,其中置放一帖,上书六字:华亭刘浓,拜暨。而他早知刘浓将行经此地,因为他的怀中尚有另一封信,从寿春而来。由汝阴至上蔡,若行直线,需经大小坞堡十余,昌家坞便是首站。

大子昌许坐在下首,沉声道:“阿父,此人已扎营坞前,该当何如?”

“该当何如?理当何如?”

昌任拿起案上拜帖,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扬了扬帖,冷声再道:“想必,赵固、郭默等人皆在思之,我昌氏将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