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授课,仪卫司的人早已经见怪不怪,虽然不知道蒋大郎是什么根脚,不过想来,多半是王妃的亲族吧。乱军围王府时,这蒋大郎和陆炳带着几个人,将蒋国栋的腿生生打断了,那模样确实够凶悍。
通过那事,大家也知道,他是陆炳的好朋友,也是杨承祖的小跟班,这几个人关系好,在一起说些什么也算正常。他们说的,这些军官听不大懂,或者说没什么心情去听,所以也没人参与进来。只是按例送来了茶水点心,又切了几盘果品过来,然后大家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事了。
杨承祖指了指那些瓜果“凑合吃吧,没冰。我们这些仪卫有鲜货吃就不错了,那王府的藏冰,我们可不敢使,所以你们别嫌难吃。我上次弄那冰激凌,你们爱吃是吧,等回头吧,什么时候弄点冰出来,再给你们做。今天咱们要说的,也是你们最关心的,估计就是南昌的战局吧。”
朱厚熜点点头“没错,我一直觉得,那一仗怎么也要打上几年时间。南昌城高壁厚,又有那么多犀利火器。去年咱们王府面对那些乱军时,那样的不利局面,都能坚守数日,如果继续打下去,未必不能守。可为什么南昌外面那么多地堡,这么容易就丢了?连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就被官军拔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听一听。”
虽然是个世子,可是此时的朱厚熜,表现的也就像是个普通的熊孩子,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于他而言,杨承祖的铁口神断,几乎就是诸葛亮一般的人物,自然就成了他的偶像。是以他想听杨承祖分析战局,让自己明白这么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是怎么这么快就被人清理了干净。
杨承祖笑了笑,抓起一块瓜放到口里,边嚼边道:“这个啊,其实也不难想,不过呢,你们今天是想听这个,还是想听三国。只能听一个,不能说我分析完了这个,你们又找我说故事,现在还有几百新招来的兵等着练呢,没那么大功夫。”
朱厚熜却是分毫不让“我既要听你分析局面,又要听你说故事,你要是不做,我就去告诉我姐,到时候啊,有你好受的。”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师(三)
杨承祖和朱秀嫦的关系瞒住了蒋妃和王夫人,却没有瞒朱厚熜,这也是杨承祖自己的意思。他不认为这种关系可以长时间瞒下去,毕竟朱秀嫦在安陆呼风唤雨,挡了不少人的财路。
这里面不考虑外面那些人,就是自己家的亲戚,就有不少人恨朱秀嫦入骨。像是这种问题,有不少人愿意抓住之后借题发挥,将朱秀嫦掀下马来。现在他们是没抓住证据,将来的事,难说的很。与其到那个时候被朱厚熜发现,还不如自己坦陈,先说个明白。
具体交谈的过程,是由朱秀嫦和朱厚熜姐弟两人进行的,杨承祖并没有参与。只知道这次谈话之后,朱厚熜对他的态度又亲切了不少,或者说,他是真的拿自己当做了亲戚看待。
不过这样的情形也有个后遗症,就是他多了个制约自己的杀手锏,朱厚熜本来不想拿出世子架子来压人,但有时又想让杨承祖答应自己一些要求,就拿出姐姐来威胁。
见他又祭起法宝,杨承祖也只好拱手投降“好吧,咱们先说打仗的事吧。我知道,王府的纪善也跟你说过战局,他们都觉得这一仗会打很久,而且说的都很有道理。能在王府做纪善,身上也都有点料,肚子里有学问,他们可以跟你聊兵法,也能跟你说实政,比如南昌有多少钱粮,有多少子药,城池多坚固,兵力有多少。这样计算一下,感觉朝廷的大军兵力上并不占太大优势,又要面对坚城,很难拿下来,对不对?”
“是啊,其实不光是纪善们,我也是这个看法。去年乱军攻王府时,咱们那么点兵,也没有那么多厉害的火器,不一样守的很好么。这南昌为什么那么不禁打?这是不是因为南昌没有杨大哥你这样的大将,又或者民心向背,所以宁王就不禁打了?”
杨承祖抓起一块糕塞到朱厚熜手里“罚你把这块糕吃了,我都教了你这么久了,怎么还跟那帮夫子一样。你知道这样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么?就是三个字:不务实!论大将,虽然宁王这个人行事很糊涂,用了一帮没打过仗的带兵,不过他手下还是有一些可以打仗的大将的。那些人都是真正的军班子弟,真能指挥千军万马的主,比我这个半瓶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至于说民心向背,宁王这个家伙在南昌的声望未必就低了,说不定还有个贤王称号。这次官军攻克南昌外围屯堡,斩首无数,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官军杀的手滑,将南昌附近百姓砍了抵数的。所以要论人望,恐怕是顺德军比官兵更受欢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