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那也简单,找个边远卫所一放。我看云南就不错,把他发到那去,远瘴之地,人走不到那可能就中了瘟疫。爹也就省了心了。”

“这一样是混帐话。”江彬摇摇头,“你们看看,我这个儿子就是被我惯坏了,一点脑子都没有,出的都是什么主意。你看看这请功奏折,这是刘娘娘亲笔书写,也就是说保杨承祖,这是刘娘娘的意思。我给他放到云南去,这是打谁的脸呢?爹我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什么军功也不是什么刘六刘七的首级,真正靠的,是我当年在豹房打虎救驾这份功劳。”

在场之人都是他的心腹,他也没有什么隐瞒“可是这打虎之功算球?人家刘娘娘只要在万岁身上使点手段,我这点战功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我能拜刘娘娘当干娘,才能保住这份富贵,才有你们的好日子过。我要是打了刘娘娘的脸,你们谁都别想好。”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我就不明白了,那到底要怎么着才好?”江杰被老子训了几句,颇有些来气,干脆脸红脖子粗的反问起江彬来。

李琮一旁打圆场道:“少帅,你冷静一下,这事咱们不能硬顶,也不能把人放到眼皮子底下。甚至不能把他放到锦衣卫里,锦衣卫所的提拔,往往都是上面一句话的事。放在卫里,什么时候娘娘把他想起来,还是会提拔上来重用,对这个人,只能用点软功夫。”

江彬点点头道:“老李这话说的对我心思,这个人啊,咱不能动硬的,也不能真让他发达了。只能安排在一个看上去是个舒服差事,实际上干一辈子也立不了功劳的地方。当然,这地方不能太差,否则的话,刘娘娘脸上过不去。”

李琮道:“说到这,卑职想起来一个事,前几天湖广兴王不是薨了么?王府上了本,让兴王世子袭爵。可是正好出了宁藩这事,兴藩的事,也就这么放下了。当时我记得那奏折上还提到了,王府的仪卫正也死了,仪卫正出缺,请朝廷派员补缺,我看不如?”

“湖广兴藩啊。”江彬琢磨了一番,一拍大腿道:“这事我看成。安陆那地方,环境不错,是鱼米之乡,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把他放到那,也算对得起他。再把他的官职提一提,刘娘娘也说不出什么来。而一个王府仪卫正,怕是只能干到死了吧。想跟我江彬争宠,这小子,还太嫩了。”

大帐内几人一番计议之下,杨承祖的初步任命就被拟定出来,特别提拔为正四品指挥佥事,实授兴王府仪卫司仪卫正,圣旨到日,即刻上任。

第二百八十五章 远大前程(三)

江彬此时可称一手遮天,他定的这个方案在正德那里,很顺利的得到通过,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小调整。正德是个重视军功之人,杨承祖保护了他的女人,又阵斩了宁王兵部尚书王纶,这绝对算的上一个大功。

眼下朝廷与叛军的交战,已经从开始的全盘被动,渐渐变成了互有胜负。叛军扩展的太快,导致部队良莠不齐,器械也不齐整,相反,官军已经逐渐调整了节奏,能够组织起一支像样的机动部队与叛军交战。

几次下来,倒也有些斩获,渐渐收复了一些城池,据说袁州那位南赣巡抚王守仁募了几营军兵,很是打了几个胜仗,已经开始朝南昌进发。

可是不管怎么说,朝廷收复的城池相对规模都有限,而阵斩的敌人里,也缺乏有名上将。不过是斩了都指挥某某,或是都督同知某某,更多的时候,都是些指挥使,一看就是不值钱的小角色。

不管反王怎么滥封百官,他手下有李士实、刘养正两个正统文官出身的宰相,于六部尚书上还是很注意的,并没有到尚书遍地走,都堂不如狗的地步。六尚书里掌兵的司马被杀,朝廷只要一宣传,绝对能对叛军的士气形成重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