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风寨的兵汉们目中露出不忿、羞愧以及不服,这个时代,妻子饿肚子让丈夫吃饱饭下地干活是件很普遍的事情,将军凭什么拿这个说自己。
“为了让你们的老婆孩子,今晚不吃你们的剩饭,待会儿,就跟着本将军,去将那帮子朝鲜人的吃的都给我抢过来!为了不让你们的爹妈这个冬天挨冻,待会儿就和我出去将朝鲜人的穿的抢来!本将军今晚让你们做回真正的爷们儿!”
“霍!”李聚身后的兵汉们忍不住激动地吼起来,情绪很是高昂。
龙辰吁了一口气,聚风寨平时只在寨子周围种点粮食之类的勉强自足,遇到朝鲜兵也是能躲就躲,寨子里的男人们手中的兵器是有,但是心中的狠戾却没有,自己就是要靠这些话激发起他们心中的狠劲儿。
至于自己的铁山部人马,一听要出去抢东西,不需要自己再做什么动员鼓舞了,立刻兴奋地尖叫起来。
真希望,日后当自己命令他们跟着自己去迎击那从东北冲击而下的强大铁骑时,这帮子军汉也能如现在一般兴奋雀跃。
会的,一定会的。龙辰在心底对自己说。
第17章 朴氏
整个朝鲜最强大的势力无疑是朴氏,朴氏族长朴正熙更是兼任着宁边大都护府的将军,领着朝鲜近七成的边军,甚至负责着鸭绿江防线的防务。本与后金接壤的咸镜道防务已经是形同虚设,若是在那里驻兵,后金铁骑须臾可至将你摧毁,所以咸镜道已经被默许为后金与朝鲜的不设防地带。而平安道则成为整个半岛对外的第一道防线,朴氏所掌控的朝鲜边军更是整个半岛如今所能挤凑出来的唯一一支可战之军。
平安道内无论大小官吏都行事都是先看大都护府的命令,朝鲜王庭的命令必须经由朴氏的点头才能在平安道施行。朴氏完全成了平安道的土皇帝,军政大权在手,朝鲜李氏也只能对朴氏小心奉承着,说不得将朴氏逼急了,朴氏直接率平安道的军队入京畿府来个“靖难”这也不是没可能。整个李氏朝鲜的江山也不过是自家作为边军大将的老祖造反得来的嘛。
其实朴氏以前只能算是平安道的小门阀,壬辰倭乱时丰臣秀吉麾下的日本军队就像赶鸭子一般迅速将朝鲜军队击溃,除了平安道的其余地方全部被日军占领。朝鲜王室更是跑到鸭绿江边上来向大明万历帝祈求内附。而平安道反而成了整个朝鲜最后的领土,朴氏乘风而起,反而成了朝鲜最后的擎天柱。最后明军入朝,将东瀛倭寇赶下海去,李氏重新掌控朝鲜,朴氏也从平安道的小门阀一举成为全朝鲜仅次于李氏的大门阀。
这可是咳嗽一声整个朝鲜的地就会颤一颤的氏族,可这阵子却屡次被打脸。“仁祖反正”后为了巩固王位,仁祖将自己的女儿翁主李凝赐婚于朴氏长孙,这对朴氏来说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毕竟是帝女嘛。可谁知到这帝女从京畿道出来后进入崔氏地盘时居然就在崔氏那边不走了。
这可是我朴氏的媳妇,你崔氏凭什么扣下?朴氏族长一声令下朝野上下朴氏系力量开始对崔氏进行攻击压迫,甚至边军也有调动,意思很明显:再不还我家媳妇,老子就玩死你!
崔氏先祖算是陪着历史先祖一起造反出来的功臣,后来被李氏册封,是响当当的百年大门阀。朴氏算一算其实发迹也有四十年不到,在门阀里面只能算是新人,可是完完全全一副暴发户的态势,牛气冲天。崔氏等老门阀早就看朴氏不爽了,这次崔氏公子崔永平将翁主留了下来也是经崔氏上层默许的,就是为了掌朴氏的脸。
不过这些老门阀是真的估算错了朴氏的实力,壬辰倭乱时整个朝鲜除了平安道其余地方的势力都被倭寇一扫而光,各大门阀也只能随着李氏一起逃难到鸭绿江,所谓百年门阀也只剩下了一堆老爷少爷以及家眷们罢了,家族底蕴什么的基本没了。而人家朴氏身在平安道避开了倭寇清洗,保留了实力,已经在门阀底蕴上超过了其他门阀,后来更是青云直上在朝堂上和朝野下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崔氏在朴氏的打击与威胁下终于顶不住了,崔氏已经愿意服软并且将翁主交出去。谁知道在这会让,朴氏长孙居然莫名其妙地死了,据说还是被一群汉人贱民给杀了,那帮子汉人流匪又怎么能杀了朴氏长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