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页

按说这一切都是北伐军最乐意见到的,即便西夏的党项大军也加入了战局,眼下无论地盘军队还是军心士气,大焱都占据了最上风,实力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军心士气可用,经过一路的补充,攻城略地,补给也不成问题。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大焱其实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底气!

可即便如此,童贯仍旧很清楚,无论是官家还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觉得已经足够了,他们已经知足了,他们不会再支持北伐!

天下有天下的格局,前方也有致命的诱惑,一切仿佛唾手可得,但后方那些官员却有着自己的考量,无论于公于私,这场北伐都已经超乎了想象。

只要超乎了想象,那么想要再前进,也就举步维艰了。

文官们想要的是和平,是长治久安,本来对这场北伐就没有太大的寄望,即便他们渴望胜利,也是在他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取得胜利。

如今北伐军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掌控,这是很显然的事实。

从真宗朝开始,天子和文官们用了数十年的努力,才将文官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才削弱了武将们对皇朝的影响。

如今武将纷纷取得无上的军功,军队如同铁板一块,北伐军又领兵在外,官家文弱,又该如何掌控这些迅猛崛起的武将?

相对于遥不可及的女真大军,这些崛起的武将,才是官家和文官们最大的威胁吧!

想起这些,童贯也只能长长叹息一声,他终于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军人,并不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一切,因为他早已看透了这些。

之所以说他成为真正的军人,是因为以前他看透了,却只是一笑置之,而现在每每想起这些,他都会感到无边的愤怒!

第564章 违抗军命的两个人

西京大同府的动静并没有瞒得过种师道的目光,驻守居庸关的郭药师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虽然在战后他就被种师道派驻了一名监军,仍旧像以往那样监控着他。

老种相公的谨小慎微和老成持重已经深入骨髓,他认定了一个人之后,便很难再改变。

他之所以选择相信郭药师,并非完全因为无人可用,而是这种形势所迫的选择,仍旧处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别无选择,郭药师同样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