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初林纯鸿声色俱厉地命令他遮护粮道、务必保证粮道安全,他就不寒而栗。在荆州军中,有了战功,固然可以升职升衔、得到勋田、获得无尚的荣耀,同样,没有完成任务,处罚也非常严厉。
对程舒而言,这种处罚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意味着前程和荣耀将永远与他失之交臂。为了避免这一切,唯有痛歼李定国部,夺回粮草。
程舒暗暗下了决心,但一想到他手头仅有万余弓兵,他就头痛万分。李定国部在劫持粮草中,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一旦与万余弓兵接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程舒左思右想,决定将粮道往东挪动百里,同时派出部分兵力运送少量粮草,引诱李定国脱离大部,再集中兵力打一个歼灭战。
想到就做,程舒正准备擂鼓聚将,传令兵如飞一般,送来了林纯鸿的命令:令预备队向东撤退,退至叶县待命。
接到命令后,程舒把心放回了肚子:待命,无非就是等待主力剿灭李定国!
第374章 求名不求实
当林纯鸿粮草被劫的消息传至禹州后,满城文武一片大哗,他们满以为张献忠受阻于汝州星罗棋布的村寨,又被林纯鸿痛歼一部,早已成了囊中之物,哪想到,现在张献忠居然把魔爪伸向了林纯鸿的粮道。
张献忠惹怒了林纯鸿这头老虎,林纯鸿岂会善罢甘休?暴怒中的林纯鸿将会把局势往哪个方向推动?
李绍翼刚接到消息时,忍不住喜上眉梢。
前段时间,李绍翼以朝廷之名,令林纯鸿交出艾能奇,却被林纯鸿拒绝。这大大地落了朝廷的脸面,不仅熊文灿颇有微辞,就连黄得功和马祥麟也对李绍翼也大为不满,虽未说出口,但脸上只差写两个字:鄙视。
李绍翼大为恼火,在他的心目中,林纯鸿善于蛊惑底层士子和百姓,深受欢迎,为祸要远甚于张献忠等贼寇。他巴不得看到张献忠彻底断绝荆州军的粮道,让荆州军陷入外无强援、内无粮草的绝境,冷月凄风,伴着一代枭雄烟消云散。
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林纯鸿率领荆州军在绝境中拼命,与张献忠两败俱伤,最终由朝廷渔翁得利。
这个结果,令李绍翼满足万分。
但是,妄想出的满足终究不能持久。李绍翼在冷静后,稍一琢磨,就发现李定国充其量也就是骚扰荆州军而已,根本对整体战局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只要荆州军愿意,主力在三天之内就可以南下,李定国势必像苍蝇一般被赶得到处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