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宋璟微笑起来:“史崇玄鼓吹妖法邪说,眼下被大都督揭穿了丑行,正好让世人唾骂。皇帝和朝中百官,对他也就失去了信任,同时,对他以前所鼓吹地那些东西,也自然产生地怀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奉劝皇帝下令捕杀蝗虫,还可以整顿佛道二门。”

“具体怎么治呢?”

秦霄疑惑道:“不会都要封观封寺,抓光僧尼道士吧,这样似乎不太可行。”

“自然不是。”

姚崇说道:“信佛信道,本是无可厚非的。以佛教来说,自太宗朝起,佛法大盛。玄奘取来真经,是以传下大乘佛教,一时间佛教宗派纷纷林立,如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逐渐形成,要想根除之,既不现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只是这些年来,各任皇帝都大修佛寺、道观,不仅大肆铺张,还动辄上万徭役,民众不堪重负。若仅仅如此,也便罢了,毕竟我大唐国力还算雄厚,支撑得起。可是大都督,你可知道一些佛寺暗底里的事情?”

秦霄当真不是太清楚,他生平就不太喜欢进什么佛寺道观,不由得疑惑道:“什么事情?莫非家家寺院都像大慈恩寺一样,既贪赃枉法又淫乱无道?”

“那倒是不至如。”

姚崇连连摆手:“像惠范那样地淫僧,毕竟是少数。许多僧院的大僧,也的确是参佛有成地得道高僧。只不过,我大唐律法,对于佛教太过纵容。比喻说,一家之中,若有一人出家为僧为尼,则全家免交租赋和免服徭役。”

“嗯,这个我倒是知道。”

秦霄点头道:“其实说起来,我对这个也有那么一点反感。剃个光头就不用交赋税、服徭役了,反而还要别的人来养,是有那么点过分。”

姚崇连连说道:“是啊!如此一来,许多寺院里,就出现了挂名地僧尼。只要打通一些关节,跟寺院里的长老住持们关系处理得好了,就能有个僧尼的名头。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非但可以免税赋徭役,还可以躲避或减轻所受的刑罚。其实修佛修道本是导人向善,偏偏成全了许多不法之徒,犯事之后跑到寺院里一剃度,有长老寺院撑腰,地方地州县衙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之逍遥法外了。”

秦霄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照这么说来,还真的形成了社会问题了?”

“社会问题?”

姚崇和宋璟疑惑地对视一眼,虽然听不太懂这个词的意思,但也算是勉强理解了下来。

姚崇继续说道:“若天下人都如大都督这般办事雷厉风行,也少得许多烦恼了。就比如姚某现在所说的整治各类宗教信徒,若是多几个像大都督这样的人出面主持,定然事半功倍!”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