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后,长安城内的大清洗终于完成。从朝堂到军队,又平添了许多亡魂,全是韦后与武三思一党的拥蹙。
秦霄领着左威卫,按律例到了长安城外十里驻防。李隆基暂时接替了南衙,负责皇城禁卫,北衙则是由监国相王李旦临时兼替。
所有的事情都十分清楚了,新一代的皇帝、太子,呼之欲出。大清洗之后的全新面貌,如同揭开了伤疤露出新肉,虽然很痛、很刺眼,但是终归是给了人们新的希望。这一对父子组合,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要比李显和李重俊要强。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没有隔阂,更没有韦后、安乐公主那样的人物存在。
按理说,李成器才是相王长子,理应未来接掌东宫,继任为皇储。
可是这个忠厚仁慈的老大,跪倒在相王面前,痛哭流涕的央求相王,立李隆基为嗣——虽然只是个形式主义上的做法,但是秦霄也还是很佩服这个李成器。李隆基是三子,而且功高,这与当初李世民的情形十分相似。他们几兄弟之间向来十分友爱亲密,已经是京城中的美谈。李成器也远比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聪明和更有自知之明。按照他的原话来说,就是现在大唐更需要一个“能干、英明”的储君,而不是按辈嫡身份轮下来的无能之辈。纵然三弟对我这个大哥不会心存芥蒂有何不满,但是这对江山社稷没有任何的好处。
就这样,李隆基顺理成章的成了默认储君。
一年多来没个消停的左威卫,扎好营寨后,终于纷纷的长吁了一口气。踩着中原的国土,不用再对自己的人挥刀相向,仿佛一直飘在半空中的心脏,都落回了胸腔里——踏实了。
大军休整期,秦霄也终于落得了清闲,躲在帅帐里大睡特睡。什么事也不管。李重茂下了一道圣旨,恢复了秦霄左威卫大将军之职。虽然是个场面功夫,但也总算是得到了“官方认可”实至名归了。
一觉醒来,秦霄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感觉那失去的体力和精力,总算是回到了自己地身体内。墨衣早早就睡醒了,替秦霄打来了热水,刷牙洗脸,整个人也焕发出一些精神来。
二人静静的坐在帅帐后间。吃着黄胖子做的可口饭菜,言语寥寥。
饭毕之后。墨衣有些担心的搀上秦霄的胳膊肘儿轻轻摇了摇:“这几天你都闷坏了吧?要不我陪你四处走走,散散心也好。”
秦霄看着一脸温柔的墨衣,不忍回拒:“好啊!”
二人骑上马儿出了军营,往东北方向闲蹓而去。
“老公。我有点担心……”
墨衣仿佛是下了决心一般,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