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人雅士喜欢自已籍贯地名为号,兰溪是赵志皋、四明是沈一贯、新建是张位、山阴是朱赓,而那句话里最后点出的两个大为所忌的两个人,一个是申时行,一个是王锡爵,如此这般一推敲,加上先前的木偶婴儿什么的就很好理解,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终于浮出了水面。
这几位都曾是叱咤风云的当朝一品,也是大明朝廷中手握巅峰权力的内阁辅臣,可如今居然在这一句话中,被人视为不是木偶,就是婴儿,这种视天下为户庭,看众生如蝼蚁豪迈霸道口气,足以让当世任何一个人毛骨悚然。
此时天色已亮,朱常洛静静的看着窗外破云而出的太阳,灿烂的阳光在他的眼底霍然闪亮。
一个奇人,一介平民,没有任何职务,远离京城上千里,立足一个微不足道的东林书院,却可以视内阁大臣为木偶、为婴儿,能有这种气魄的人若不是疯子就是天才,但顾宪成明显不是前者。
这种人材不能为我所用,不得不说是朱常洛心中一大遗憾。眼前大明内阁中虽然有申时行王锡爵,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对于日后首辅的人选,孙承宗固然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若是与才华横溢的顾宪成比起来,孙承宗更加醉心武事。除此二人,放眼朝廷诸人,譬如叶向高、李三才、李廷机之流,都不堪与之顾孙二人相媲美。
可是自已莫名来到这个世界,终究是得给这个世界带点什么过来,否则自已来这一回还有什么意义呢?
无尽惋惜的目光在案上那封奏疏上微一流连,忽然轻声一笑,对着愈升愈高的金阳,缓缓的伸开了手,然后忽然紧紧攫紧,与之一同握紧还有这一方天地!
第231章 争辅
随着四月最后一场雨的结束,京城正式进了五月。天气如同加了把火的灶台,咕嘟咕嘟的热气如同渐烧渐开的水,一点点的蒸腾上来。
一块热起来的远不止是天气,还有大明朝廷。自从前首辅申时行和次辅王锡爵再次高调入主内阁以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了太子谕令,在今天的朝会廷议推选两名大臣入阁的事宜。
这场廷议,太子朱常洛没有参加,但不代表他不清楚其中将会发生些什么。
三辅的人选,没有任何悬念,本来于慎行入阁的呼声最高资历最老,若不是申王二人突如其来杀出来,这次内阁首辅本是铁板钉钉,如今捞了个三辅的位子算是屈就。
剩下四辅的这个位子争夺就想当然的热闹了,一番厮杀后,其中热门人选以李三才和李廷机二人浮上水面。二人各有拥戴,实力不相上下,李三才有实力不奇怪,毕竟又是凤阳巡抚,又是左都御史,二职加身没这点底蕴也就不用混了。
可是没想到李廷机官不过礼部尚书,还是南京的,论人论势与如日中天的李三才比起来,完全蚂蚁对大象,可是事实胜于雄辩,眼前发生的一切,让每个身临其境的朝臣油然大发感叹: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做为主持廷议的申时行和王锡爵,他俩的意见也是截然不同。申时行力主李廷机上位,因为李廷机这个人清正的出名,在这清浊同渠,黑白不分的大明朝廷,象这样的官确确实实不多。王锡爵却有些犹豫,因为李三才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他也承认从人品上论李三才确实稍逊李廷机,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能力上看李三才却是高出李廷机不少,于公于私,他心里的天平难免就倾向李三才那边多一些。
二方争执不下,素日道貌岸然的官员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有几个脾气暴都捋胳膊掐脖子的准备放手开打的时候,眼见太和殿已经变成了菜市场,而且大有将由菜市场往角斗场上发展的趋势,申时行再次发挥和稀泥的特长,当即决定将二人情况上奏慈庆宫,由太子殿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