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已经彻底想明白的孙承宗忽然兴奋的站了起来:“我明白了!不成功的关键就是各部军队多为私家兵,这样就会出现抢功或者自保问题。见功劳都想抢,可是冲锋陷阵,伤亡却都非已所愿,如此一般散沙,别说六路大军,就是再多上二路三路,也是白费功夫!”

明朝太祖朱元璋武力统一全国后,为保证今后爆发战争时有兵可用,设置了卫所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常备军。简单一句话,平时种地,战时当兵。可是打仗的时间终究没有种地的时间长,当军兵彻头彻尾变成了农民的时候,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战力。

这个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两个人出现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打破了这个局面,算是开了先例,而且非常成功。

第一人是戚继光,第二人是李成梁。

戚家军天下闻名,胜在军纪严明,从征集到训练,从军官到将领全是人家自个人,换句话说,除了戚继光本人,皇帝也支使不动这支军队。老话说无利不起早,这是十足真言,戚继光能将戚家军练成这个样,仗着的是军饷给的高,给的足,给的及时,正因有了这三给,打仗的效果那是顶顶的好。

在大明能和戚家军堪与匹敌并且远而胜之的军队,便是威镇辽东的李家军。李家军在李成梁的带领下更是霸道,除了丰厚的军饷,李成梁更是擅自做主将军屯的地分了!在李成梁手下当兵,不但有钱拿,还有地分,当兵能当成地主,这个就相当厉害了。

所以打架的效果更是杠杠的好,芝麻开花一样的节节高。

大明有了这两个人做例子,于是就形成一种极其古怪的局面。那就是孙承宗刚刚说的,管他几路大军,多的是私家军。

大家各自为政,各人各拨自个的小算盘,如何打仗?又怎么能打胜仗?

车厢内一时之间沉默起来,良久之后,孙承宗总结性的叹了口气:“长此以往,大明危矣。”

朱常洛淡淡道:“老师何必泄气,所谓亡羊补牢,犹末晚也。”

忽然想到了什么,叶赫不禁脱口而出:“虎贲卫?”

朱常洛含笑点头,“今日虎贲卫,明日虎贲军。”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聪明,只要给他一点点蛛丝马迹,他就敏锐的捕捉到线团的结点,轻轻一抖,整件事便已脉络分明豁然洞明。孙承宗是这样的人,叶赫也是。

与此同时,啺菀涣臣痹锏脑诟谧醋ィ囊桓鼋幼乓桓觯谜馕恍驴谱苑獾膯王失去了当时的得意,如今的他更象一只坐困愁城的野兽,已经感知生命受到威胁使他惶惶不安。

此时坐下边的喖液诵男⊥盘邈挤置鳎瑔承恩和土文秀坐东,刘东旸和喸谱谖鞅摺?

这几天的战事连连惨败,尤其是许朝的一路进攻平虏大营的主力被萧如熏全歼的这个打击如同当头一棒,让在座所有人心里全都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