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历史被穿越者严重扭曲的时代,1940年的新中国,上层的权力构层和历史同期已大不相同,和建国后的同期同样也有所不同。

许多在这个时期本已成为“烈士”的人,活了下来。许多后来会脱党甚至变成叛徒的人,也因为革命的“过早”胜利,根本就没有遇上“叛变”的机会,却仍然以“建国功臣”的身份身居高位——前者比如方志敏、翟秋白等一堆在长征期间牺牲的烈士,后者比张国涛等等。

现在的中共上层,名义上五巨头共同领导,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军事方面李润石主席全权负责,其他方则由伍豪、王稼祥等四人负责。

瑞金会议后,以所谓的二十八半布尔什维克为首的苏联派受到了分化瓦解,一度在党内被“靠边站”,在此期间,有人醒悟了,“转型”了,有人依旧顽固。前者被“争取”,“抢救”,一番“批评和自我批评后”,得到了“解放”,不久后回到了原岗位上,余下的则被“冷处理”。

在1935年到1937年的建国战争中,随着大批苏联援助的到来,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

政治是一种妥协。

所谓的“苏联派”,毕竟是一股极大的力量,也是党内各方谁都无法忽视的力量。出于和苏联“友好”的原因,以及各方势力平衡的需要,曾经“二十八个半”之一,历史上遵义会议的重要人物王稼祥,在这个位面的瑞金会议上,由于他极早地在关键时刻转变站队,事后做为缓和与苏联关系的需要,重新被推回到了“书记处书记”的重要岗位上。

回顾中国解放后前三十年和六六年后的历史,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主席“一手遮天”,权力极大。

但实际上,除了他最有争议的最后十年外,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属于“少数派”而不是多数派。他最后能成为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只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发生“除了主席”之外,身边“大多数执不同意见者”的意见,都是“错误的决策”,靠着无数这种类似起点网文常见的“龙傲天打脸”的“真实的战绩”赢得的威望和信任,一步步地由“被打落尘埃”的中下层重新回到了“大龙头”的岗位上。

而这个位面,由于林汉的干涉,历史早已不成原样。

中国的革命进程,比历史上更顺利。虽然有林汉在一旁摇旗呐喊,让李润石同志提前回到了原有的岗位上,甚至一度掌控红军全国大战略的最高总指挥权,但是由于少了历史十几年里不断重复地“被事实证明,除了他之外,多数人的意见都是错误”的这种网文中“喜闻乐见”的龙傲天打脸事件,他的威望和影响力现在虽然极大,比起1950年建国时却稍差一些。

林汉1931年时的苏区之行,将历史的方向盘拔弄了一下,经过八九年的发酵之后,由此造成的偏差也正越来越偏离原有的轨迹。

看着载着自己的座车驶入中国的权力的最中心,正在车上闭目养神的林汉,心中也正在思考着自己见最高层的那些人后该说什么。

林汉向来主张“专业要对口”。

林汉很清楚自己的缺点:他只是一个健盘政治家,只是一个站在“发生过的历史”的肩膀上看历史的未来人。无论是玩政治游戏还是玩军事大战略,他都远不能和这个时代的那些精英相比。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林汉很少在具体事务的实施上指手划脚,宁可做个甩手掌柜,只控制大致前进的方向,具体的事务则交由专业人士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