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照着许父的脸上,印出一道道明暗的沟壑,“我记着呢,明年上半年,把石头上学的钱攒出来。”
这边的宋氏想开口说什么,不过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在上学,又想到许卫国,话到嘴边又没说出来。
其实向阳是有点想不明白的,按理说这一大家子人就算没有他们两口子接济,可能吃不好,但是绝对能吃饱,到了过年怎么也能剩下几十块钱,更何况,这几年向阳每个月都寄东西回来,其中还会给附带一些票据,先不说别的,光是钱,一个月寄五块回来,一年就是六十块。按理说,每个孩子一年两块钱的学
费,几毛钱的书本费,是怎么也花不了的花,那么,钱都去哪了?
可能是提到钱的问题,这个守岁过的格外沉默,只有炕上的几个小孩子玩的开心。
早上四点半左右,外面陆续有鞭炮声响起,许母晃过神来安排到:“行了,都回屋收拾一下子吧,一会跟我去煮饺子。”说完又推了许父一把,“你带着老大老二老三去把鞭放了,把豆秸在院子里烧了。”
其实正常的应该在院子里摆上吃食供奉一下,在院子的各个角落里用豆秸和纸烧,但是现在正是破四旧的时候,不能烧纸和供奉,就简单的烧点豆秸意思一下。
向阳去炕上看了一眼,闹闹睡得正香,一条腿搭在小雨的肚子上,小雨则压在传海身上。几个小崽儿睡得乱七八糟,向阳上前轻轻的给她们正了正睡姿,免得小雨和传海血液流通不畅。
向阳回屋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洗脸刷牙很快就完成,然后去帮许母煮饺子,文秀也在,“三嫂,这里我烧火就行了,你先去给闹闹换衣服吧。”
之前在部队的时候,文秀都是喊向阳嫂子的,回到家就不能这么喊了吗,都得按辈分来,喊她三嫂。
向阳本想帮着热菜来着,这时周氏进来了,“这里不用你,我来热菜就行。你去给闹闹和小雨穿衣服,前两天小雨还说想让你给她扎个闹闹那样的小花苞,我这手拙不会,还得你来。”
“那有啥的,小雨啥时候想扎了,去我那屋找我就是。”向阳其实很喜欢打扮小孩子,看一个个小孩子漂漂亮亮的,向阳就觉得很满足。
向阳先回屋拿了闹闹的新衣服,又从另外一个包里拿出之前买的头绳,长的那根是给文秀的,剩下这些花里胡哨的小东西是给孩子们的。
堂屋里宋氏已经在给传海穿衣服了,向阳见宋氏在,也没和她搭话,直接把手里的头绳拿出来,给大丫头和二丫头看,“看看喜欢什么颜色,自己挑。”
两个丫头瞅了一眼宋氏,二丫头挑了两根粉红色的,她记得闹闹来的那天,从车上下来,她第一眼看到的是闹闹的衣服,但是转眼就被闹闹粉色的头绳和发卡给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