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别做饭了,我让你婶子做了一起吃点,你家里这么长时间没开火了。”孟队长帮向阳把行李搬进去,走之前和向阳说让去他家吃饭,向阳笑眯眯的应了,反正不会让孟家人吃亏就是了。
送走了孟大叔,向阳打量着满院子的菜,“那些长在地上的小青菜已经没有了,倒是豆角,芸豆,黄瓜,西红柿,茄子,葱,姜,辣椒,南瓜,冬瓜还是满架子。再过两天就要种冬天吃的白菜,萝卜之类的了。向阳算了算,就算再加上两三个人,今年冬天的菜也够吃了。
向阳先是烧水把厨房卧室擦了一遍,又把院子里的芸豆,豆角过一遍热水,拿出来放阳光下晒了冬天吃。把成熟的冬瓜,南瓜摘了放进空间,其实这些东西放在外面也没事,这两样东西,只要没磕坏皮,放在那里只是减少点水分,过个年都不会烂的。
至于那些辣椒,向阳找了个篮子,把变红的辣椒都摘了,用针线穿过辣椒柄,串成一串,也放在阳光下晒着,便于冬天吃。
至于葱可以留到霜降再收,姜的话最近就该收了,不过天太晚了,向阳打算过两天在干。
回到屋里,向阳把包裹都收拾好,从中挑出一块浅绿色带黄花的布,可以带过去给传慧做件衣服,她还是很喜欢那个小姑娘的,实在是太能干了。酱子鹅也砍下来一半,晚上带过去
吃。糖下午给了,就不好再多给了,向阳想了想,把从省城买的头绳带上了三根。向阳打量了一番,也没什么拉下的了,带着东西直接去孟大叔家了。
向阳去的时候孟婶子把饭都做得差不多了,将向阳让进堂屋,向阳把手里的东西递上去,们婶子虽然嘴上说着破费这个干什么,衣服缝缝补补穿就够了,但是是人都看得出来,她对向阳的满意,也是,在这个粮食紧缺的年代,谁都喜欢识趣的人。
晚饭端上桌,高粱米掺着地瓜,里面还有少许的麸皮,干豆角炒辣椒,清炒土豆丝,凉拌野苋菜,唯一的肉就是向阳带来的半只酱子鹅。
孟大叔看着桌上的菜叹口气,率先提起筷子说:“都吃吧,向阳多吃点,家里没什么吃的,还多亏晒了些你院子里的菜。村里老张头家里断顿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挨到发粮食。”
“村里有人断粮了?”向阳虽然知道今年是三年饥饿的最后一年,别的地方也出现过饿死人的情况,但是麻湾村没有,不然原主奶奶也不会拼了命把向阳安插到这里了。
“现在谁家都粮不多,离断顿不远了,但是现在就断顿的也就老张头,哦,和你一起来的那几个知青也断顿了。你最近注意点,说不定会去找你借粮,谁都知道你满院子的菜,粮食肯定吃不了那么快,更何况你又出去了半个月,省了半个月的粮。”孟队长提醒向阳。
向阳张了张嘴没说话,她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很好的融进了这个社会,其实并没有,这不仅仅表现在她吃不惯粗粮,更没有这个年代人所具有的危机意识和干任何事的谨慎小心。仿佛自己还是在原来的社会,自己吃自己的,没偷没抢,谁也管不到。
忘了饿极了的人,谁还会在乎理不理的,能吃饱了肚子才是最实在的事。向阳一顿饭都没吃好,光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吃完饭,向阳回到自己家,躺在炕上开始想对策,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现出自己很穷来。从明天开始要少吃点,脸色不能太好看,在一群脸色蜡黄的人里,白白嫩嫩的不是出挑,而是祸害。
其次,向阳知道大家对她的院子好奇,但是碍于她是知情,和村里接触不多,平